动态面板数据

  • 详情 政策调控、杠杆率与区域房地产价格
    本文运用全国37个大中城市自2005年1季度至2009年4季度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得出的关于杠杆率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同时,文章将37个城市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给予实证,结果得到房贷政策调控至今效果不佳,及其在三个区域的效果可能不同的主要原因,即杠杆率在房地产价格决定和波动中的影响及表现形式存在不同。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房贷政策调控对一线城市的房价影响最深,但是房价的表现并非单边的;对二线城市房价的单边影响最大,提高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都将导致二线城市的房价有所下调;对三线城市的房价影响最小,该区域的房价上涨更多地是由不断升高的土地交易价格驱动。
  • 详情 管理层激励和股权结构的关联研究
    理论上,管理层激励和股权结构存在关联,本文选择2004到2009年127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构建管理层激励和股权集中度的关联模型,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进行估计,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管理层持股和股权集中度负相关,而管理层货币薪酬和股权集中度正相关;管理层权力越大,股权结构越分散;国有股比例和外部聘请和股权集中度正相关,验证了管理层权力、薪酬激励等激励形式对股权结构的作用效果。
  • 详情 管理层激励和资本结构的关联研究
    管理层行为偏好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结构,首先,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这一关联机制,在实证方面,我们选择2004到2009年127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构建管理层激励和资本结构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主要研究结论是:企业资本结构具有自相关特征;上市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而不是债务融资;管理层权力、持股比例并不能解释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国有股比例,总经理的外部聘请不会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
  • 详情 博士生论坛征文——习惯形成下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本文结合预防性储蓄理论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具体实际,构建了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收入、收入风险和财富目标的消费函数,根据我国城镇从2002年到2008年31个省直辖市的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面板数据,建立带有个体效应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而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在估计上使得参数有效且一致。结论有,第一,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参数为0.1094;第二,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在有消费习惯的前提下为0.7786;第三,城镇居民的收入风险对当期城镇居民消费的弹性为-0.05132;第四,每个地区的个体效应差异较大,而且西部省份的个体效应较大。分地区来看,第一,全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参数为0.1094,比上海的0.3071、河南的0.2127和四川的0.3512都要低很多,这不仅说明了全国城镇居民的当期消费很少依赖于上一期的消费,而且说明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消费习惯有很多差异,呈现了区域的异质性;第二,全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在有消费习惯的前提下为 0.7786,比上海的0.6904、河南的0.7146和四川的0.5624要高很多,说明其当期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当期的消费。第三,全国城镇居民的收入风险对当期城镇居民消费的弹性为-0.05132,比上海的-0.0319(取绝对值)高一些,但是比四川的-0.0674、河南的-0.0750都要低,这不仅说明了城镇居民的收入风险对消费的弹性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而呈现下降趋势,也说明了区域预防性储蓄的异质性。他们的收入和消费的风险越大,他们的消费就越谨慎。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消费习惯是消费函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消费习惯对我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与流动性过剩没有在中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有一定解释力,这些都很好地符合了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现实。
  • 详情 企业隐性激励和绩效的关联——基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
    企业中,管理层和总经理的行为对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针对隐性激励构建相应的管理层和总经理指标体系,并将上市公司划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两个类型,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企业隐性激励和绩效的关联,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企业的隐性激励指标对绩效的作用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同时,规模和国有股比例指标对不同上市公司的作用效果是类似的,从管理权理论假说的角度来看,管理者的权力主要体现在任职年限,而非总经理任职情况。
  • 详情 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司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研究——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
    本文在Tirole(2006)的基础上,对公司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以2007-2009年长三角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为样本,用GMM方法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验证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现金持有对公司业绩和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现金持有多的公司业绩显著更好,表明公司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在危机中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为我们从流动性管理角度思考公司的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