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空约束

  • 详情 尾部风险厌恶、卖空约束与中国股指期货价格的持续深度贴水
    本文探讨了2015年下半年股市异常波动以来至今持续存在股指期货巨幅贴水现象及其原因。我们首先检验了非频繁交易以及股市波动的两种解释,发现均不能很好地解释该现象。接着,我们计算了期权市场隐含的偏度风险溢价;其代表了投资者的恐慌程度和坏的尾部事件的不确定性溢价。偏度风险溢价与股指期货的VAR分析表明,股指期货价格的深度贴水可以由偏度风险溢价解释,说明投资者对崩溃风险的担心导致了投机者向套期保值者索取高额的“保险费”。股指期货的贴水幅度加深也增加了市场的偏度风险溢价,导致投资者对稀有事件不确定性索取更高的溢价。因此,完善现货市场做空机制,使得期现套利交易可行同时恢复股指期货交易,可以消除股指期货价格的深度贴水,降低投资者的对冲成本,使股指期货发挥正常的风险管理功能
  • 详情 估值难度与短期反转效应(第二届博士生论坛)
    本文将估值难度定义为单个投资者的估值准确度与投资者间的估值差异。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发现,估值难度大小会影响反转效应。借鉴Zhang(2006)的方法,本文运用规模、超额收益波动率、盈利价格比与分析师关注度等指标衡量估值难度,发现在我国A股市场上确实存在估值难度越大、反转效应越强的现象。此外,本文还运用不同时间段样本数据及深交所信息透明度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均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现象。
  • 详情 卖空约束、市场质量与资产价格
    本文基于理性预期框架研究了卖空约束对市场质量(包括流动性、私人信息的揭示程度以及波动性)以及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与卖空约束不起作用时相比,卖空约束起作用时进入市场的私人信息总量更少,信噪比更低,因而价格的信息含量(或信息效率)更低,这将使得风险资产供给量的不确定性对价格的冲击更大,即相同数量的指令对其价格变化的影响更大,并且均衡价格对私人信息的反应程度更弱,因而卖空约束起作用时的市场质量更差,表现为流动性更差、私人信息揭示程度更低、波动率更高。而随着不受卖空约束而进入市场的知情交易者比例增大,市场质量会逐渐转好。同时,卖空约束起作用时进入市场的私人信息总量减少会导致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使得交易者平均意义上要求更高的预期收益率作为补偿,从而最后的均衡资产价格不是高估而是下跌。研究结果为Boehmer et al.(2009)等关于卖空约束的最新实证研究结果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
  • 详情 卖空约束、市场质量与资产价格
    本文基于理性预期框架研究了卖空约束对市场质量(包括流动性、私人信息的揭示程度以及波动性)以及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与卖空约束不起作用时相比,卖空约束起作用时进入市场的私人信息总量更少,信噪比更低,因而价格的信息含量(或信息效率)更低,这将使得风险资产供给量的不确定性对价格的冲击更大,即相同数量的指令对其价格变化的影响更大,并且均衡价格对私人信息的反应程度更弱,因而卖空约束起作用时的市场质量更差,表现为流动性更差、私人信息揭示程度更低、波动率更高。而随着不受卖空约束而进入市场的知情交易者比例增大,市场质量会逐渐转好。同时,卖空约束起作用时进入市场的私人信息总量减少会导致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使得交易者平均意义上要求更高的预期收益率作为补偿,从而最后的均衡资产价格不是高估而是下跌。研究结果为Boehmeretal.(2009)等关于卖空约束的最新实证研究结果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