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详情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日内价格发现问题研究
    本文以沪深300指数和期货的每分钟高频交易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模型,研究了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信息传递,研究结果显示,期货和现货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且两个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差异不是很大,这表明,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导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目前还没有促进标的现货市场的信息效率,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主导地位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 详情 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与宏观经济变量波动关系分析
    在考察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与宏观经济变量关系时,已有研究主要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及时差相关系数检验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到宏观经济变量是否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先行期为多少,本文则采用建立VAR模型的方法,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考察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的随机变动对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影响以及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贡献率。同时,建立VEC模型考察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的随机变动会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一个单位的冲击引起CPI、利率、汇率在前三期有较大幅度波动;在不考虑各宏观经济变量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对各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贡献率最大,对CPI、利率、汇率的贡献率分别约为12%、6%、10%;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与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对各宏观经济变量也有显著影响。
  • 详情 沪深300指数期货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性外溢——基于仿真交易日数据的经验研究
    本研究是在我国没有指数期货实践但不久将推出情况下进行的超前研究。为了检定指数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对20061101至20071031仿真交易的日成交资料,分别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常条件相关二元GARCH模型,同时检测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性外溢现象。主要结论为:在价格发现功能部分,不论长短期,现货市场相对期货市场较具主导地位;在收益波动性方面,两市场都有波动聚集性现象,存在双向的波动性外溢效果,长期而言,指数期货交易加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研究结果为将来上市指数期货交易提供了经验支持,并为指数期货推出后的风险控制奠定了基础。
  • 详情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实证检验和微观分析
    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是决定我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去寻找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得出我国信贷渠道存在但低效的检验结论。紧接着利用商业银行微观行为理论去解释我国信贷渠道虽客观存在但低效的实证检验结果。
  • 详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我国的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论述。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变量,并运用协整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一般脉冲响应(GIR)分析等国外最新发展起来的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渠道与信用渠道相对独立,且都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比较而言,信用渠道对产出影响较大,而货币渠道对价格的波动解释更多。最后,我们提出要加快改革,为货币渠道最终成为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