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东

  • 详情 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可以引导民营企业善待员工吗?
    立足于当前民营企业“反向混改”积极推进和 ESG 实践蓬勃发展的大背景,文章以2010—2020 年存在国有资本参股的 A 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民营企业善待员工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结果发现,国有股东委派董事显著提升了民营企业的员工责任分数,有利于民营企业善待员工。机制分析表明,国有股东委派董事通过提供资源支持和增加社会关注促进民营企业履行善待员工的社会责任。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结果在管理层短视程度较高、行业集中度较高以及劳动密集度较低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考虑国有股东的异质性特征发现,当国有股东为战略型投资者以及与民营企业位于同一注册地时,其委派董事对民营企业善待员工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文章从董事会层面混合治理的视角厘清了国资参股促进民营企业善待员工的机制和作用条件,为民营企业通过制度设计实现“高质量”混合以及借助“反向混改”的契机改善ESG 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 详情 地方性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对关联贷款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
    国有股权在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要准确分析银行关联贷款问题,必须纳入对国有股东行为和动机的考察。本文使用国内较为全面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国有股权对关联贷款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性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占比越高,关联贷款的规模越大、价格水平越高;这种影响的潜在机制是地方银行信贷投放偏好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而非地方政府利用国有股权通过低价关联贷款掠夺银行利益。本文是对地方性商业银行关联贷款与股权结构的首次系统研究,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 详情 国有股权与公司IPO 中的审计师选择行为及动机
    审计师选择是审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国有股东在中国A 股IPO 市场审计师选择行为及其具体动机。我们发现,国有股东不太愿意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其 原因既不是因为高质量的审计师有更强的能力限制国有股东或管理者的代理问题,又不是因 为国有股东可以代替高质量的审计师在降低IPO 融资成本过程中的作用,也不是因为国有 股东可以替代高质量审计师的保险作用,而是因为国有股东会损害高质量审计师声誉机制的 发挥,进而损害了其在降低IPO 融资成本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于丰富和深化我们关于中 国A 股市场审计师选择行为和审计师声誉机制作用发挥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详情 制衡股东性质与制衡效果——来自中国民营化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以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民营化并形成民营股东控股、但股权制衡结构不同 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不同性质的制衡股东是否具有不同的制衡效果,以及民营控股股东政治关系 对制衡效果的影响。本文发现,与一股独大公司相比,国有股东制衡公司更可能被控股股东掏空, 民营股东制衡公司更不可能被控股股东掏空。说明不同性质的制衡股东具有不同的制衡效果。本 文还发现,有政治关系的民营控股股东更可能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