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

  • 详情 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东道国主要有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方式。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将FDI 投资者采取灵活进入策略的情况也纳入考虑的三阶 段实物期权模型,分析了影响FDI 进入模式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1)在 经济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波动较大的国家或地区,FDI 投资者倾向于选择绿 地投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而在经济增长较慢、市场需求稳定的国家或地 区,FDI 投资者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2)东道国利用 外资的政策直接并显著影响FDI 进入模式的选择,外资倾向于按照东道国政 府鼓励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3)相对于绿地投资方式获得的目标企业外 资通过跨国并购方式获得的目标企业有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更大的规模。
  • 详情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稳健性分析:来自中国城市数据的经验证据
    分析FDI 影响因素的稳健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2001-2004 年 219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极值边界分析法(EBA)对FDI 影响因素的稳健性进行检验,并 在此基础上得到FDI 流入实证模型的稳健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部分在影响FDI 方向上有 争议的因素在改变信息集的条件下表现出较弱的稳健性,人均GDP 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及基 础设施建设相关指标对FDI 流入具有稳健和重要的解释力。政策建议方面,本文研究强调了 基础设施建设对吸引FDI 的重要作用。
  • 详情 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新熊彼特增长模型,金融发展能够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动长期经济增长。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对银行信贷决策自主性程度的考虑,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这个指标被用来度量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在控制了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专利保护水平及其证券化水平之后,本文发现,金融中介发展对技术进步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解释力。
  • 详情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放大的趋势,给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本文描述了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状,分析了国际收支持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然后通过一个分析框架,分析了持续顺差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收支不平衡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