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

  • 详情 金融约束、政策租金与租金测算——基于国内银行融资市场的比较研究
    国内银行融资市场中金融约束政策所创造的租金主要来自于低利率导致的居民储蓄存款中利息收入的损失。本文提出三种不同的租金规模测算思路,分别基于加权的企业债券票面利率、基于扩展的泰勒规则以及基于通货膨胀税的视角等三种不同的方法对租金规模进行测算,同时对三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比较分析。数据证明,低利率政策所创租金的规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 详情 中国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低效与经济高增长悖论解析——基于金融非正规漏损视角
    在我国渐进式的转轨经济过程中,呈现出金融低效与经济高增长的共存现象。本文认为这是由于在我国强控制金融政策与特有的高额居民储蓄条件下,公有体制内经济体发生金融漏损并由体制外非公有经济体顺守,对金融配置效率加以非规范的修正,导致金融低效率与经济高增长的并存。本文从金融的非正规漏损角度分析了我国转轨经济过程中的经济增长,提出了金融效率改进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 详情 非正规制度影响下中国居民储蓄、消费和代际支持的实证研究——兼论儒家文化背景下养老制度安排的选择
    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和信念体系等非正规制度会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 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儒家文化对中国居民消费、储蓄和代际支持等经济行为的潜在影响, 从理论上说明儒家文化在家庭和家族作为经济互助、互保、风险分担组织中起到的作用和意 义,也论述了家庭作为养老制度安排的载体具有的内在缺陷。本文采用 1986年—2008年有 关宏观数据对考虑代际支持的中国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家庭养老模式的不 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应该建立健全金融保险市场, 以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有保障的养老安排,分离出家庭的经济功能,使其养老功能转化为市场 保险的一个补充和丰富,从而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结构更趋于稳定。
  • 详情 我国居民储蓄高增长态势解析及改进意见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这一现象产生的缘由在于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为使储蓄存款适度分流用于投资和消费,应从创新投资工具、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个人金融市场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 详情 降息与金融市场交易收益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自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多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但居民储蓄仍然居高不下,向金融市场分流的资金有限。本文从降息前后金融商品的交易收益率出发,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降息后,金融商品的交易收益率也下降了,从而未能改变居民的投资组合。
  • 详情 铺设一条银行信贷资金进出股票市场的通道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铺设一条银行信贷资金进出股票市场的通道,让日益增长的居民储蓄存款通过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进出股票市场,有条件地贷给愿意以持股方式进行投资的个人。以期通过增加筹资来源,补充上市公司的资金实力,在投资领域里缓解目前内需不足的压力;充实中央银行调控经济运行的政策工具,视股票市场冷暖和民间投资多寡,调节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和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