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

  • 详情 基于社会心理因素视角的高管薪酬研究综述
    与管理层权力理论不同,社会影响理论强调存在着CEO和董事会的社会心理因素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因素视角出发分析社会影响机制对高管薪酬的作用,首先对社会心理因素的内涵加以分析,然后通过文献梳理总结董事会服务于高管利益的动因及过程,并对社会心理因素和社会影响机制如何影响高管薪酬水平加以阐释,最后提出研究展望。
  • 详情 资本监管、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货币政策传导:文献综述
    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传导相互之间的关系正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三者间相互影响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即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关系、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传导之间的关系以及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种影响可能;资本监管通过对银行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通过资产组合效应和逐利性、有限责任和风险转移效应、银行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容忍度、央行的沟通策略和央行的反应函数特征。在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和货币政策关系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资本监管的背景下探讨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展望。
  • 详情 保险透明度监管的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金融保险运行透明度差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加强和改善保险透明度监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透明度监管的相关理论和历史文献进行了回顾,从保险透明度监管产生的理论根源、国际趋势以及透明度与保险公司治理、保险法律制度建设、保险监管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详情 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公允价值会计已在实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决策相关性理论研究上已取得许多重要进展。但对于涉及定量分析的问题,如,“如果两个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同,这两个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相等”,现行的公允价值理论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其原因是,当前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研究尚缺乏模型化研究范式。通过评述现有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研究公允价值理论研究缺失经济模型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构建模型化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思路。
  • 详情 中国人民银行透明度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透明化已经蔚为世界范围内中央银行制度变革的基本趋势之一。随着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健全,人民银行的目标透明度、操作透明度、知识透明度稳步提高。2001年加入WTO和2003年SARS危机积极推动我国的治道变革。目前,人民银行透明度与《货币和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原则宣言》、《货币和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辅助文件》等国际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是今后我国中央银行法制建设的重点。
  • 详情 企业风险管理(ERM)理论的演进与展望
    企业风险管理(ERM)作为风险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五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从多个领域的分散研究向全面风险管理(ERM)一体化框架的演进,其中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审计与控制理论是两大理论来源,风险管理理论经历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财务波动性风险管理向ERM的发展,而内部审计与控制理论也经历了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向企业风险管理的演进,上述两大理论的发展都指向了ERM的方向,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最终实现了集成发展,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详情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框架研究述评
    2004年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报告发布以后,COSO—ERM 框架也成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标准框架,但是次贷危机中众多金融机构的倒闭破产,使得COSO—ERM框架的有效性受到了怀疑,发展新的风险管理分析框架成为必然要求。而梳理已有风险管理框架则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风险管理“是什么”、“为什么”和“干什么”三个方面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风险管理分析框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详情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回顾与展望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合理安排公司治理结构以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在梳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问题、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问题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提出了展望,以期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 详情 世纪之交的金融工程:性质、发展和展望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通行的关于金融工程的若干定义,综合各家观点分析了金融工程的内涵,并从学科分类的方法论角度刻画了金融工程研究具有的若干特征,提出金融工程是金融市场微观主体的工具,具有创新性、定量化和应用性的特征。然后,对金融工程研究在国外的发展环境、历程和前景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指出金融创新是金融工程发展的实践背景,自然科学技术和金融理论的发展则是金融工程发展的理论背景。最后对在国外金融工程教育的内容和特色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内金融工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金融工程的发展取决于金融理论的发展,建模技术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创新。
  • 详情 中国基金业“价值投资”理念简析
    过去,价值型投资策略一般被视为一种防守型的投资策略,但自2003年以来,基金投资所具有的收益高和风险小的特点逐渐显现,基金业的投资趋势开始表现出一种新的价值投资策略。通过基金业目前形势的分析,很显然,我国基金业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不但与西方早期所推行的“价值投资”理念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与现实条件的不同,而且该理论还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并逐渐得到发展、完善,同时,它在基金业的投资策略中所起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大。这点,我们也可以从今年基金业投资策略的展望与实证中得到佐证。由此可见,将“价值投资”理念进一步深化非常符合我国基金业长远的实际利益,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