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时机

  • 详情 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企业融资成本比较研究
    债券市场的首要功能是融资。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两者存在较 大的发展差距。本文以融资成本为对象,对两市场的企业融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银行间市场的显性发行成本低于交易所市场,但发行利率指导、发行垄断导致了隐性成本的增加;交易所市场由于投资者资金实力不足造成了发行利率水平的偏高,但证券公司自身的择时能力和债券需求的真实性确保了最低的隐性发行成本。
  • 详情 股权分置改革与股票需求价格弹性——基于供给需求的理论框架和经验证据
    本文在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建立股票供给和需求的理论模型,分析在需 求和供给变动两个冲击下,流通股股东的累积超额收益。我们进而利用市场模型和市场调整 模型计算流通股股东在股改复牌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并分析检验其截面影响因素。实证检 验发现,累积超常收益和远期股票供给量成负相关关系。在控制流通股供应冲击效应之后, 我们发现公司盈利能力和非流通股集中度与股改价格效应负相关。进一步考虑市场时机和内 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稳健。本文创造性地度量了股权分置改革经济价值的市场预期,并提 供了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经验证据。
  • 详情 IPO市场时机选择与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本文以沪深全部上市公司1990 -2004的IPO面饭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市场时机行为中I资本结构的影响及其持续性。研究发现,我国股市明显存在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并且对上市公司的资本主市构影响显著;公司的历史估值和杠杆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历史估值得上升一个单位,将引起账面杠杆和市值扪柯:分别下降4.87和2.9个单位;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市场时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咱可以持续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