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方法

  • 详情 评论两篇错误的短债长用研究高被引论文
    我国现有关于短债长用研究的文献对于核心变量“短债长用”的度量方法主要来自《管理世界》和《经济研究》各一篇文章的原创,这两篇文章也因此成为了高被引文章。令人遗憾的是,这两篇文章所采用的短债长用度量方法都是错误的,不是度量指标存在噪音的问题,而是度量方法存在根本上的逻辑错误。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两篇文章短债长用度量方法的错误,并给出了短债长用度量和分析的初步建议。
  • 详情 中国A股市场不确定性溢价与融资融券的不对称性
    本文基于Jurado et al.(2015)提出的大数据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中国整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个股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并检验了在存在卖空限制的中国A股市场中的不确定性的定价,着重研究了融资融券的不对称性对个股不确定性定价的影响。股票特质性波动率刻画了股票收益率中不能被市场风险因子解释的波动,通常被用于度量不确定性,本文提出其中与宏观金融不确定性的相关部分才会在市场中被定价。本文提出利用股票收益率与宏观金融不确定性指数的绝对相关系数来刻画在市场中被定价的个股不确定性,并发现不确定性越高的股票预期收益越低,即不确定性溢价在A股为负,这与Miller(1977)的理论相一致,即在存在卖空限制的市场上,不确定性越大的股票其价值被高估程度越大,因此预期收益率越低。本文进一步发现融资融券限制放开之后,不确定性的负溢价略有降低,市场的定价效率有所改善但并不明显,反映了市场中存在的卖空限制和隐性卖空成本较高,及其对市场定价效率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中国A股市场合理地放开融资融券限制,特别是有效降低融券成本、引入长期投资者提供优质券源,能够降低融资融券的不对称性,改善市场的定价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 详情 在职消费与融资约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基于目前对在职消费的经济后果研究不足的现实,本文在激励约束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了关于在职消费与融资约束的理论模型,认为由于在职消费可以带来私人收益而引致道德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条件。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到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采用基于后果的随机前沿度量方法对融资约束进行度量。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在职消费的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并且该类型企业的融资约束财富临界值也较高。
  • 详情 基于Copula函数的下偏矩最优套期保值效率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
    由于下偏矩测度方法具有明显优于最小方差风险度量方法的特征,因此是更为合理的套期保值效率测度准则。本文针对已有的计算最小下偏矩套期保值比率的非参数方法与参数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使用时变Copula函数来估计现货与期货收益率的联合密度函数,然后通过数值方法计算最小下偏矩套期保值比率的新方法。并且运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铜期货合约价格与上海金属网公布的铜现货价格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使用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相关系数的Copula函数,与非参数方法相比,可以得到更小下偏矩的套期保值率。
  • 详情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数据
    本文研究了在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内,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有怎样的影响。在研究中排除了行业因素影响,改进了财务绩效的度量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承担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后分别会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本文首先使用因子分析法对企业 18 个会计指标进行降维打分以衡量企业财务绩效,同时用内容分析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打分度量,将所得数据进行 OLS回归分析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降低当期财务绩效,但长期来看会使之提升,且前期有较好财务状况的企业会倾向于在下一期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
  • 详情 套期保值与在险价值 ——一个改进的非参数方法
    当资产回报率服从椭圆分布和投资者具有二次效用函数的假设都不满足时,方差(标准差)不再是风险的一个恰当度量方法,而这会导致传统的最小方差套期保值存在缺陷。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计算最小VaR 和最小CVaR 套期保值比率的非参数方法。基于沪深300 现指日收盘价格数据和沪深300 股指期货合约仿真交易日结算价格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的非参数方法表现最优,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套期保值投资组合的标准差、VaR 和CVaR。
  • 详情 知情交易度量的Lévy跳方法及实证研究
    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信息的异常现象,进一步表现为知情交易,其具有行为复杂、甄别困难等特性。本文以Lévy跳为工具揭示交易价格的异常波动,从而测度这一较为特殊的交易情况。基于Lévy跳跃程度的度量方法和知情交易概率PIN模型,研究了跳跃异常程度与PIN值的相关性情况,并通过事件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跳跃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度量知情交易的假设。于此同时,给出了跳跃程度异常系数的计算方法,用以在实践中度量跳跃的异常程度,为知情交易的监管等提供了另一种工具上的选择。
  • 详情 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理论和证据
    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当公司存在自由现金流量时,管理者可能会:或超额在职消费、或过度投资、或闲置。因管理者为己谋私利的机会主义行为所造成的股东财富的损失,就是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根据美国财务学家Jensen的思想,参考现有研究,本文设计了自由现金流量的度量方法,利用我国775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闲置资金、过度投资和随意性支出都显著地与自由现金流量正相关。自由现金流量越多,就意味着代理成本越高,自由现金流量可以作为代理成本的表征变量,自由现金流量必须予以控制。
  • 详情 流动性对股票收益率的负向冲击:一个比较研究
    本文基于流动性度量的成交量方法、买卖价方法和市场深度非参数方法,分别比较研究了流动性对地产指数、工业指数和公用指数股票收益率冲击。结果发现:1. 股票流动性受量、价、时间等多重因素影响,用传统成交量和买卖价差度量流动性具有片面性,非参度量方法下的市场深度结合了两者的信息量,更好反映流动性和收益的真实关系。2.成交量对收益具有正向冲击,买卖价差和市场深度对收益产生负向冲击。3.相比买卖价差,市场深度度量下的流动性对收益产生更明显的冲击。
  • 详情 流动性的度量及其与资产价格的关系
    本文将流动性划分为货币流动性、银行系统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三个层次,总结了相应的可操作的度量方法,并通过中国数据进行了度量,从一个侧面论证了货币流动性是市场流动性的基础,以及市场流动性高时资产价格一般也较高的观点。基于货币流动性的基础性地位,本文进一步考察了货币流动性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发现超额货币流动性不仅影响股票的名义回报,还影响股票的真实回报;货币流动性在长期内受到股票真实回报的反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是相对微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