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并购

  • 详情 省际双边信任与资本跨区域流动——基于企业异地并购的视角
    资本跨区域自由流动不仅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还可以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但区域间的非正式制度障碍长期存在。本文借助异地并购这一典型的资本跨区域流动形式,并利用CESS省际双边信任调查数据,研究了省际双边信任对资本跨区域流动及其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收购方所在地对目标方所在地的信任程度和目标方所在地对收购方所在地的信任程度均能显著提高地区间并购频率及规模,但仅当目标方所在地对收购方所在地信任程度越高时,企业异地并购的长短期绩效才越好。结果表明,不同方向的省际双边信任对并购行为和并购绩效存在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目标方所在地对收购方所在地信任程度越高,收购方在并购中的交易成本越低,体现在聘请中介机构的需求越小、完成并购交易的时间越短、支付的溢价率越低、并购后的管理费用越少。并且,目标方所在地对收购方所在地的信任程度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在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显著。最后还发现,与低相互信任模式相比,高相互信任模式地区间的并购频率和规模更大,并购绩效也更好。本文基于中国省际双边信任存在不对称的特点,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丰富了资本跨区域流动的相关研究。
  • 详情 风险投资具有咨询功能吗?—— 异地风投在异地并购中的功能研究
    本文以2003-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异地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异地风投在企业异地并购中的咨询功能。研究发现,当主并公司拥有来自目标公司所在地的异地风投股东时,企业异地并购绩效更好,且这种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当异地风投为国有背景、经验更为丰富、持股比例较低、独立风投时,咨询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优势机制与社会网络机制是异地风投发挥咨询功能的重要潜在机制。同时,异地风投的咨询作用还会影响主并公司的并购决策,表现在具有异地风投背景的企业进行异地并购的可能性更低、聘请财务顾问与律师顾问的可能性更高、进行重大交易事件的可能性更高、使用股票支付的可能性越高,说明风险投资在发挥咨询作用时会更加谨慎,更倾向于参与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并购活动,有利于降低并购过程中目标公司与主并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目标公司对主并公司价值的认可程度。本文揭示了异地风投利用其信息优势和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主并公司突破异地并购障碍的咨询功能,首次为风险投资的咨询功能提供了直接的实证证据支持,同时说明了异地风投在我国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的情形下能够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