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现象

  • 详情 系统性定价偏误与盈余公告后漂移
    本文以2003 年6 月至2009 年6 月中国A 股的806 只股票为研究对 象,考察了系统性定价偏误与盈余惯性现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股 票市场上的PEAD 现象可能是由系统性定价偏误引致的,将偏误定价因子引入进 定价模型能够提升模型对于PEAD 的解释力,经过定价模型调整,季度盈余公告 后6 个月买入持有异常收益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股票上存 在着由投资者情绪造成的系统性定价偏误,另一方面也赋予了盈余惯性产生原因 新的可能性。
  • 详情 股价惯性现象的发现以及对致因的争论
    股价惯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违有效市场假说的“异常现象”。但是对惯性交易策略所获利润的分解表明,惯性交易策略能够获得显著的异常收益,并不必然是股价具有可预测性的证据。换言之,股价惯性并不必然是“异常现象”。本文将系统回顾对惯性现象的发现、惯性交易策略的构造方法、对惯性策略利润的分解方法、以及围绕股价惯性现象致因和惯性策略利润来源的种种解释与争论
  • 详情 股价涨跌的持续时间与幅度
    由于惯性交易策略收益的可分解性,导致了对惯性现象性质认识的分歧。本文利用Alexander(1961)提供的过滤法则这一工具,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股价涨跌的持续幅度与时间,发现股价的变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足以为套利交易提供获利空间。这就间接指出,股价序列的自相关性可以对惯性交易策略的收益有正的贡献。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价水平、企业规模、企业基本面价值、企业成长性和交易量这5类因素对于股价涨跌的持续性均有着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