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上市公司

  • 详情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来自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证据
    以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2004-2006年的经验证据为样本,本文对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房地产行业的独立董事并未真正起到抑制和约束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财务专家型独立董事对于两职合一的“内部人控制”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职合一确实不利于公司盈余管理额的减少和盈余质量的提高。此外,笔者没有发现独立董事缺席董事会会议会助长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证据,独立董事不能通过参加董事会会议来了解、监督董事会行为,我国董事会会议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 详情 我国家族控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问题实证研究
    以家族房地产企业为主体的民营房地产经济已成为支撑我国房地产经济增 长的重要力量,但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各房地产企业未来的发展面临着空 前的挑战,依靠过去粗放式外延发展已日益缺乏实际的可能性,只有做好企业内 部公司治理,提高经营绩效和盈余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严峻的调控形 式下求得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目前在我国,有关房地产企业公司治理的研 究与文献较少,特别的,从公司信息披露角度,来实证研究我国家族控股房地产 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从而得出较有意义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或算是首 次。相比非家族控股房地产上市公司,家族控股房地产上市公司面临的由所有权 和经营权分离带来的代理问题较少而面临更多的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之间的 代理问题。家族控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这一特点已经反应到公司的信息披露之 中。从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本文通过选取2005-2007 年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家族控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与非家族控股房地产上市公司这两类上市公司在 盈余质量的信息披露、业绩预告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情况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显著 的差异。
  • 详情 宏观调控与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
    本文研究了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及其资本结构调整方式的变化。研究发现,宏观调控之后,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负债率显著提高;借款的期限发生了显著变化,长期借款显著增加而短期借款显著减少,但总的有息负债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贸易应付款显著增加,这是资产负债率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对房地产上市公司宏观调控前后融资方式变化的研究发现,随着宏观调控带来的银行信贷政策的趋紧,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出现了多元化,新的融资工具得以出现和发展,金融市场的完全性提高。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不完全和管制环境下,资本结构并不完全是企业自主决策的结果。宏观政策和资本市场供给条件,可能是中国企业资本结构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 详情 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上市公司影响不大
    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潜在影响,无非是两个方面,其一,人民币升值无疑将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外汇资产负债和以外币计价的收入与支出,从而影响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显然,不同房地产上市公司不尽相同的财务状况与收支结构,决定着人民币升值对它们不尽相同的影响。其二,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动进而影响房地产价格一般走势。这一影响对于所有房地产上市公司是相同的。综合我们对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影响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