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泡沫

  • 详情 "再售期权"分析中的异质信念与股市泡沫------与陈国进教授等商榷
    《再售》一文使用了金融领域的前沿理论,但在理论的诠释与应用上产生了问题。首先,在未能正确理解异质信念概念的条件下,以错误方式选择了异质信念的代理变量,并且使用它来表示再售期权。其次,使用了一种动态剩余收益模型来估算投机泡沫的,却忽略了该模型关键性假定前提在中国股市基本不具备的事实。此外,在设计模型解释现象时,未能立足实际把握中国股市的深层问题和矛盾,却把研究重点转至投资者心理预期上。最后,使用异质信念来表示再售期权,却基于隐含了同质信念假定的动态剩余收益模型来估算投机泡沫,并将这样产生的两个变量整合进入核心模型中。这样,在模型中便包含了两个对立的假定前提。这一系列错误最终导致陈国进教授等无法自圆其说。
  • 详情 股市泡沫的平稳随机终结超指数膨胀模型——中国股市泡沫的检验和识别
    传统的泡沫模型都是假设泡沫是指数膨胀的,无法显著的将泡沫和同样是指数增长的基本面引起的高速价格增长区分开来,使得泡沫检验的有效性遭到置疑。泡沫超指数膨胀模型可以克服这一缺陷,它认为泡沫是一种本质上快于指数增长的更快膨胀,具有一个理论上的有限时间终结点。本文引入了最新的一类超指数膨胀模型——均值回复平稳随机终结模型。它将泡沫的检验和识别转化为1)检测“非线性非平稳的股价序列是否潜含均值回复的平稳临界时间序列”;2)估计正反馈效应指数和潜在临界时点。利用它对中国股市2005年中期至2007年后期的投机泡沫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检验中国股市泡沫的存在性,识别29个行业板块间泡沫膨胀强度和积累的稳定性大小。同时,模型对于中国股市的泡沫破灭也有很好的预警效果。最后,本文分析了模型的政策含义。
  • 详情 自组织临界性与对数周期幂律----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
    沿袭金融物理学的研究思路和框架,选取上证指数从1990年12月19日至2010年3月22日的日收盘价和日收益率作为样本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自组织临界性和对数周期幂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将整个样本期分为14个阶段,包括7个市场上升期和7个市场下跌期,分别在这14个时期对上证指数日收盘价进行LPPL拟合。泡沫、反转泡沫、反泡沫分别被探测到,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价格演化特性——反转反泡沫。其次,考察粗粒持续损失,将崩盘定义为最大的四个粗粒持续损失。关于粗粒持续损失提出了三个假设,并运用样本数据对这三个假设进行了检验。
  • 详情 异质预期、非线性从众转移概率与金融资产价格演化
    本文将Kirman模型推广到了更一般的情形,对非线性从众行为机制进行了一些更深入的探索和讨论,通过将非线性从众模式与线性从众模式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发现了一些新的重要规律,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首先,重点讨论了非线性从众转移概率与投资者数量及从众参考样本容量之间的关系、两类异质预期投资者信念扩散的均衡分布以及信念扩散过程的重要特征。然后,将非线性的从众转移概率模型嵌入到金融风险资产的定价模型之中,讨论了金融资产的均衡价格,并通过动态随机模拟仿真讨论了风险资产均衡价格的动态演化过程及特征,运用多种统计方法综合检验了资产价格投机泡沫发生的机率和强度。结果表明,在非线性从众模式下,资产价格投机泡沫发生的机率以及投机泡沫的强度要远远大于线性从众模式。本文不仅突出了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偏差与投机泡沫的形成和破灭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运用动态随机模拟仿真的方法获取了引发金融资产投机泡沫的一些重要行为参数、市场行为初值以及行为阈值。
  • 详情 股市泡沫的平稳随机终结超指数膨胀模型——中国股市泡沫的检验和识别
    传统的泡沫模型都是假设泡沫是指数膨胀的,无法显著的将泡沫和同样是指数增长的基本面引起的高速价格增长区分开来,使得泡沫检验的有效性遭到置疑。泡沫超指数膨胀模型可以克服这一缺陷,它认为泡沫是一种本质上快于指数增长的更快膨胀,具有一个理论上的有限时间终结点。本文引入了最新的一类超指数膨胀模型——均值回复平稳随机终结模型。它将泡沫的检验和识别转化为1)检测“非线性非平稳的股价序列是否潜含均值回复的平稳临界时间序列”;2)估计正反馈效应指数和潜在临界时点。利用它对中国股市2005年中期至2007年后期的投机泡沫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检验中国股市泡沫的存在性,识别29个行业板块间泡沫膨胀强度和积累的稳定性大小。同时,模型对于中国股市的泡沫破灭也有很好的预警效果。最后,本文分析了模型的政策含义。
  • 详情 我国股市周期性破灭型投机泡沫实证研究——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方法
    根据Van Norden和Schaller的周期性破灭型投机泡沫模型,本文建立了一个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我国沪市周期性破灭型投机泡沫的存在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证综合指数月度超额收益率的变化可以明确划分为泡沫生存和泡沫破灭两个状态,且沪市投机泡沫特征显著符合周期性破灭型投机泡沫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