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 详情 数字普惠金融、包容性增长与共同富裕实现
    在对共同富裕本质特征和数字普惠金融核心价值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逻辑,并进一步通过构建我国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利用2011-2019年30个省份(不含西藏)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各省份共同富裕实现指数。利用这一数据结合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影响机制和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实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包容性增长则是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环节。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实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强于中西部地区,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于共同富裕实现的影响最为重要,其次为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以上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更换模型、更换被解释变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因此,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守正创新发展有助于通过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 详情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与指数编制
    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全球和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传统金融机构加大普惠金融实践的同时,依赖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互联网金融进一步拓展了普惠金融的触达能力和服务范围。为了科学、准确地刻画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我们利用中国代表性互联网金融机构-蚂蚁金服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微观数据,编制了一套 2011-2015 年省级、城市和县域三个层级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指数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低成本、广覆盖和可持续的普惠金融的重要模式,数字普惠金融为经济落后地区实现普惠金融赶超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可能。
  • 详情 数字金融如何影响孩子成绩? ——基于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的视角
    数字金融迅速发展如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物质资本理论探究数字金融发展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本文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降低了孩子的学习成绩。 通过分析数字金融对孩子成绩的影响机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父母的就业,增加了父母工作时间, 引起家庭“社会资本”降低,使得父母陪伴和监督孩子的时间减少, 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祖父母的陪伴、 参加课外辅导班及住校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父母对孩子陪伴时间的减少,缓解数字金融发展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负向影响。 数字金融虽能提升家庭的“物质资本”,但并没有通过显著增加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而提升孩子成绩。 本文结论对家长和政策制定者具有一定的启示。
  • 详情 数字普惠金融能提升居民幸福感吗?——基于 CFPS 的实证研究
    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感已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为提升民生福祉提供新思路与新路径。因此本文通过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幸福感的理论机制,将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 CFPS 公开数据相结合,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此深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以及三个细分维度的发展均能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通过分样本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教育落后及经济落后地区居民的幸福感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这体现出了数字金融普惠性的特征,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新思路,为制定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 详情 普惠金融会怎样影响环境污染
    普惠金融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2011-2017年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国家统计局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金融的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地域异质性。首先,通过基础回归分析发现普惠金融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削减效应。其次,引入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普惠金融对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起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生活水平对环境污染的正向中介效应,仍会造成污染加剧。然后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边远地区,普惠金融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进行总结,填补普惠金融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政府在提升经济效率的同时协同生态环境提供启示与建议。
  • 详情 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家精神
    中央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文运用中国数字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创业概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的影响渠道是缓解个体融资约束,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和传统金融发展落后地区中表现尤甚。但是上述作用影响存在地区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只集中在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其次,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人们之间信任程度越低、风险偏好越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家精神的促进作用越弱。此外,本文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存在“数字鸿沟”现象,其对年老的个体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个体创业的促进作用影响更小。上述发现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但是其作用存在局限性。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政策时,要完善地区政策配套实施,因地制宜,推动金融同经济的均衡发展,为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 详情 数字金融如何影响孩子成绩? ——基于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的视角
    数字金融迅速发展如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物质资本理论探究数字金融发展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本文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降低了孩子的学习成绩。通过分析数字金融对孩子成绩的影响机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父母的就业,增加了父母工作时间,引起家庭“社会资本”降低,使得父母陪伴和监督孩子的时间减少,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祖父母的陪伴、参加课外辅导班及住校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父母对孩子陪伴时间的减少,缓解数字金融发展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负向影响。数字金融虽能提升家庭的“物质资本”,但并没有通过显著增加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而提升孩子成绩。本文结论对家长和政策制定者具有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