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

  • 详情 “央行数字货币”的概念框架与国际进展
    在金融科技与数字货币的冲击下,“央行数字货币”成为近年来的国际热点,也是我国央行目前的研发重点之一。由于该领域的研究与讨论大多始于 2017 年,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的学术研究与国际经验总结。基于近年的国际最新进展,本文首先总结了“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概念、属性与类型,其中“银行间市场数字现金”是针对批发市场所开发的 CBDC,“居民的央行数字账户”与“居民的数字现金”则是针对零售市场所开发的CBDC;其次,本文梳理了我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设计理念, DC\EP 是针对零售市场的居民数字现金,并加入了“双层运营体系”与“分级限额”等特殊设计;最后,本文对比其他国家的研发进展与相关计划,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加大我国对批发市场 CBDC 的研发力度、充分考虑零售市场 CBDC 对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增强我国央行对CBDC 的信息公开程度等。
  • 详情 货币政策对总供给的影响—“成本渠道”理论最新进展
    如果运营资本作为生产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名义利率进入生产函数并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定价,那么货币冲击就会同通过其他渠道影响总需求一样通过成本渠道来影响总供给。因此,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而不是下降。
  • 详情 投资者交易行为与市场波动研究进展与评注
    投资者交易行为与市场波动关系是行为金融和资本市场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反映这一领域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本文首先指出当前研究忽视了这一方向,但其具有重大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其次从有限理性和非理性出发,分析了传统金融和行为金融在对待投资者行为上的分歧;综述了投资者交易行为与市场波动的互动关系,指出目前对于机构投资者的稳定作用存在争议;最后评注了现有研究在框架、数据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 详情 公司治理溢价的研究脉络及进展探析——基于投资者视角的考察
    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目前绝大多数是从公司自身角度来评价这些治理机制的作用和影响,而缺乏从投资者、从资本市场角度的考察和研究,缺乏对公司治理溢价的探索和分析,使我们形成对公司治理价值的较为全面认识。本文投资者支持治理溢价意愿的调查研究、公司治理要素的治理溢价研究、公司治理总体溢价问题的研究三个方面对治理溢价这一前沿课题的已有研究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治理溢价问题的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今后公司治理溢价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和可供借鉴的思路。
  • 详情 面板协整检验理论的最新进展
    本文综述近期(1995-2005)面板协整检验理论。面板协整分析理论最初是基于结构稳定的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可以划分为部门独立的协整检验和部门依赖协整检验。同时部门独立的协整检验又是从微观面板即同质面板协整检验发展到异质面板协整检验。最新发展则集中于结构突变的面板整检验。未来研究至少集中于(1)面板协整检验统计量渐近分布。(2)混合面板的协整检验理论。(3)多参数协整检验理论。面板协整检验为实证提供良好的理论工具,主要集中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等领域。然而在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见,实证方面的分析也应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