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

  • 详情 PYN汇率函数的导出及其分析
    在导出PYN汇率函数ERacy =PYA/ r(acy)PYC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适用条件,并与金平价汇率及购买力平价汇率理论等作了部分简要对比分析,提示PYN汇率函数极可能是当前相对最科学实用的一种汇率决定函数。
  • 详情 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均衡汇率
    购买力平价是衡量均衡汇率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依此方法对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也曾经是最为严重的。本文就如何适当运用购买力平价来度量均衡汇率的问题做了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评论。结合近期的相关研究,我们指出了在一些有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讨论中所存在的需要商榷乃至于错误的地方。本文认为:相对于基本均衡汇率等方法,扩展型的购买力平价方法更适合于度量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世界银行2005年购买力平价数据显著降低了关于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根本性改变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议的形势,而有关世行数据本身被低估的观点未必成立;最后,当前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严重的低估。
  • 详情 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门限效应
    前人在研究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时均采用的是线性模型。然而,在不同的汇率波动幅度下,汇率的价格传递是不对称的,那么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四个假设,并利用门限面板模型对其进行了验证。结论如下:(1)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存在着门限效应。(2)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口的影响存在着门限效应。(3)汇率波动对我国贸易收支净额的影响存在着门限效应。不同的波动幅度下,进出口汇率弹性的绝对值之和是不同的。(4)汇率波动对Marshall-Lerner条件是否成立的影响不存在门限效应,进出口汇率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始终小于1。对于本文的结论,我们还进行了解释。
  • 详情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各行业贸易条件的影响
    本文利用2005 年7 月-2008 年6 月的月度数据,在计算我国各HS 大类汇率指数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各行业的进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并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各行业贸易条件的直接影响。本文发现:1)各行业面临的汇率环境有较大差异。2)汇率传递不完全普遍存在,不同行业的汇率传递效应各不相同。3)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各行业的贸易条件分化加剧。但是,人民币汇率变动不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
  • 详情 基于KSS模型的中国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研究
    汇率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与国际接轨的核心业务。中国现行汇率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由多种货币构成的,因此从理论上讲,人民币有效汇率更能真实反映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实际购买力的综合状况。本文介绍了基于ESTAR结构的KSS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分析法,并连同ADF和PP检验一起对我国实际有效汇率进行了实证,KSS检验结果表明,非线性过程更为有效的体现了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过程,我国实际有效汇率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这说明现有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正逐步达到市场有效性。
  • 详情 我国实际货币缺口与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基于局部调整模型的分析
    本文利用局部调整模型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定量估计。估计结果表明,实际产出、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股票市价总值以及货币替代率均对我国的狭义和广义货币需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我们计算出我国的实际货币缺口,以此考察我国实际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动特征及其与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影响关系。分析表明,我国近年来的利率和汇率政策仍然是以稳定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但仅仅通过利率调整或者人民币升值均不能有效地改善我国的货币供求状况,并且在稳定通货膨胀方面的效果也不理想。
  • 详情 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微观结构分析
    本文对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研究,侧重点是微观组织结构中的做市商、订单流以及其中包含的信息。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之后简要介绍外汇市场微观结构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在即期外汇市场上的研究结果。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订单流与汇率之间的模型,揭示订单流与汇率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当前远期外汇市场的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人民币升值问题近来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中国的贸易伙伴也纷纷要求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对我国的贸易,经济发展,就业关系重大。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仅关系到进出口贸易,还关系到宏观经济运行,并影响社会的发展。而且在国际社会影响巨大,会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人民币升值问题是一个多个利益方的博弈,不同的利益方对其利弊也是不同的,本文主要从中国国家利益方进行论证阐述。
  • 详情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一个非均衡模型
    本文在均衡汇率、三元悖论和政府主导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的非均衡的汇率制度选择模型的框架。通过模型的推导和实证,本文得出了各国在进行汇率制度选择时的一些一般标准,模型显示,政府在选择汇率制度时受到货币性冲击、生产性冲击和实际汇率失调的影响。政府所选择的汇率制度可能导致非瓦尔拉斯均衡,但是这种“非均衡”是其综合考虑了成本和目标以后的“均衡”结果。将该模型的结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后,可以较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结果。这篇论文的特色在于:1.在强调政府在汇率制度选择中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将汇率制度当作政府实现其经济目标的工具,并引入了政府目标函数作为政府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之间进行选择的标准;2.通过模型的推导,得出了不同汇率制度下政府目标函数的构成;3.应用限值因变量的Probit模型,对汇率制度选择这一定性的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实证中既有各国的截面数据分析又有中国的时间序列分析。
  • 详情 近十年日本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与展望
    近十年日本经济停滞不前,我们必须分析它的成因。本文从日本的对外经济状况和国内的经济状况出发,分析了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原因,并对日本经济和日圆的未来做了展望。日本二元的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中国相似,分析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原因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