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指数期货

  • 详情 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应的实证研究
    运用EGARCH模型首先考察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上10大基金重仓股之间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然后又运用EGARCH模型考察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与10只随机选取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股票之间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发现前者的套期保值效果并不很理想,后者的效果更差。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实用的套期保值工具,应该借鉴海外市场的经验,在我国推出中小市值股票指数期货和其它行业股票指数期货。最后对政策构想中的“中小板综合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效应进行了模拟实证检验,证明这种政策构想是值得付诸实践的。
  • 详情 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功能优化设计
    运用EGARCH模型首先考察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上10大基金重仓股之间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然后又运用EGARCH模型考察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与10只随机选取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股票之间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发现前者的套期保值效果并不很理想,后者的效果更差。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实用的套期保值工具,应该借鉴海外市场的经验,在我国推出中小市值股票指数期货和其它行业股票指数期货。最后对政策构想中的“中小板综合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效应进行了模拟实证检验,证明这种政策构想是值得付诸实践的。
  • 详情 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功能优化设计
    运用EGARCH模型首先考察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上10大基金重仓股之间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然后又运用EGARCH模型考察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与10只随机选取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股票之间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发现前者的套期保值效果并不很理想,后者的效果更差。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实用的套期保值工具,应该借鉴海外市场的经验,在我国推出中小市值股票指数期货和其它行业股票指数期货。最后对政策构想中的“中小板综合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效应进行了模拟实证检验,证明这种政策构想是值得付诸实践的。
  • 详情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日内价格发现问题研究
    本文以沪深300指数和期货的每分钟高频交易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模型,研究了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信息传递,研究结果显示,期货和现货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且两个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差异不是很大,这表明,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导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目前还没有促进标的现货市场的信息效率,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主导地位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 详情 股指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率:基于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的实证研究
    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常用的几种股指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确定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风险最小化模型框架,利用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模拟运行以来的样本数据,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以及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四种估计方法,对其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了实证测算和绩效比较,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投资策略。
  • 详情 外资操纵中国股指期货的路径猜想及防范分析
    中国股指期货即将上市,一系列迹象表明国外投机正在做操纵中国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外资操纵的案例,然后用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证明了其投机路径可行,并对其具体操纵路径和手法做了猜想,针对其操纵路径,得出了防范监管措施的具体建议。
  • 详情 沪深300指数期货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性外溢——基于仿真交易日数据的经验研究
    本研究是在我国没有指数期货实践但不久将推出情况下进行的超前研究。为了检定指数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对20061101至20071031仿真交易的日成交资料,分别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常条件相关二元GARCH模型,同时检测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性外溢现象。主要结论为:在价格发现功能部分,不论长短期,现货市场相对期货市场较具主导地位;在收益波动性方面,两市场都有波动聚集性现象,存在双向的波动性外溢效果,长期而言,指数期货交易加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研究结果为将来上市指数期货交易提供了经验支持,并为指数期货推出后的风险控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