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CFRN论坛
论文
电子期刊
排行
会议信息
招聘信息
个人中心
首页
CFRN论坛
+
论坛介绍
成员介绍
征稿启事
论文提交
会议注册
会议日程
往届会议
论文
电子期刊
排行
会议信息
招聘信息
个人中心
注册
登录
票据
详情
银行间市场企业类债券发行和交易定价研究(第二届博士生论坛)
随着国内债券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对于债券定价的各类研究变得日益重要。关于定价和利差的解释,国内外研究集中在违约风险(反映为信用利差)和流动性风险(反映为流动性利差)方面。国内银行间企业类债券市场为商业银行主导的市场结构,存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制和发改委审批制两大体系,发行人主要为国有企业和投融资平台。限于发展时间较短,历史市场价格和违约数据积累不足,给研究分析带来了诸多困难。 本文以实践角度出发,提出了“企业类债券收益率=同期限无风险利率+信用利差+流动性利差+其他因素(例如税收利差)”的分析范式。在一级市场,本文发现:1、交易商协会发布的“指导定价”是发行利率的决定性因素;2、债券种类和结构会影响债券发行利率,企业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发行利率明显高于其他同评级债券,但债券回售和赎回条款未被有效定价。在二级市场,本文选取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无风险利率,对3-5年中期票据的收益率进行回归分析。结论为:1、国内中期票据收益率大部分可以由无风险利率和信用评级所解释,税收因素也在债券交易定价中得到了反映;2、3年期中期票据信用等级每降低1级,收益率大约上升42.5bps;5年期中期票据信用等级每降低1级,收益率大约上升45bps;3、高评级债券的收益率变动能被无风险利率收益率变动解释的程度要高于低评级债券的收益率变动;4、宏观资金面紧张时,企业类债券的信用利差和流动性利差倾向于上升。本文还选取了铁道部发行债券作为实际案例,就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铁道债的收益率变化的影响,以及财税支持行动的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针对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提出了两点意见:1、抓住金融脱媒机遇,大力布局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和资产管理业务;2.发展银行间做市业务和定价模型,提升交易和销售能力。
详情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政策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
近几年,央行票据已经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冲销操作,回收基础货币最重要的手段。 本文运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政策传导路径进行实证 检验。结果表明:央行票据的货币冲销效果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它不仅通过影响基础货币直 接影响货币供给量,而且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长期内央行票据冲销操 作对基础货币和狭义货币供给量能够产生一定影响,但对货币市场利率和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趋于中性。
详情
一种创新型黄金衍生产品的定价研究
本文探讨国际资本市场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联结票据(linked-notes)的定价和建模。文章前半部分介绍了联结票据及其各种常用类型;后半部分结合黄金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和黄金价格挂钩的金融衍生产品——黄金联结票据,并对其进行了定价研究和敏感性分析。
详情
中国票据市场的现实制度约束及发展趋势——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票据市场制度变迁研究
本文使用非对称动态条件相关系数(ADCC)模型,研究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由于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政策等外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两个市场的相关关系存在结构性变化,同时两个市场对冲击的反应程度也不尽相同。本文还揭示出对股市一债市联动来说,其相关系数受到联合负冲击的影响要大于联合正冲击的影响;而对股市一股市联动来说,联合正冲击的影响要大于联合负冲击的影响。本研究对投资组合的构建、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控制有重要价值。
详情
融资性票据辨析
融资性票据是在无贸易背景下产生的借贷交易,由于其不具有自偿性,因此会对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银行或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银行形成潜在的信用风险,一直为监管部门所禁止。本文对融资性票据的产生与特点作了剖析,并提出了治理措施与相关建议。
详情
建立全国统一票据管理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由于全国缺乏统一的票据管理中心,在许多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一些地方也发生了许多票据诈骗案件,影响了票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在笔者构思本文的过程中,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同业拆借中心正在筹建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服务平台,推出了“中国票据”网,提供金融机构间票据转贴现、票据回购等业务的报价、查询服务,其功能的局限性也就可想而知,只能对会员单位服务,因而还是提出了本人的观点,依托现代支付系统建立集中统一和电子化的全国票据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票据的开票、承兑、贴现、承兑等处理过程,不但为所有的金融机构,也为社会提供票据公共信息服务,并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强化管理。同时依托全国票据管理中心,发展票据中间市场。
详情
发展我国融资性票据的现实意义及构想
笔者针对理论界对我国融资性票据的一些认识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并提出了发展我国融资性票据的现实意义及其构想。
详情
探析我国票据利率体系失衡的原因与有关设想
对我国目前票据利率体系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行过低的承兑费率完全不能覆盖正常的风险损失,对快速增长中的银行承兑业务形成了巨大隐患;现行贴现利率必须在再贴现利率之上的利率管制与市场机制形成了悖论关系。对此提出,提高银行承兑费率,实行下限管理;对贴现利率实行市场化,以此逐步提高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与利率风险管理的水平。
详情
微利时代发展票据业务的思考
近年来,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节节走低,基层行应理性认识票据市场变化,积极应对同业竞争。 一、对票据业务前景要充满信心。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以成本为中心的融资思路,必然促进票据业务的发展。大力拓展票据业务还有利于降低银行资产风险,有利于激活银行与企业、银行与银行、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的资金融通,提高金融资产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二、对票据业务现状要认真分析。票据市场竞争日益充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日渐明显;其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开始效仿工商银行的票据经营模式。 三、基层行应对市场变化所需的策略调整。加快周转,减少占用;规模运作,以量促利;贴现为主,转贴现为辅;拓宽视野,培育票源。 四、持久发展票据业务的政策建议 。进一步营造发展票据业务的氛围;进一步落实发展票据业务的政策;进一步研究发展票据业务的创新;进一步强化发展票据业务的控制。
详情
从机构投资者看中国债券市场发展
本文将结合中国第一支债券型基金运作的感受, 拟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建设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建立独立的债券经纪人能较好地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 第二,提高债权融资在上市公司内部公司财务结构中的作用, 真正发挥机构投资者专家理财的优势。第三,尝试国债基础衍生工具,发展货币市场短期融资工具如商业票据等,促使形成国债基准利率曲线及资本市场的定价及避险的功能, 有效地管理好利率及信用风险。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