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过度自信

  • 详情 公司过度投资源于管理者代理还是过度自信
    现有对导致公司过度投资的管理者代理与过度自信行为都是分开研究。本文在“现金流-成长 机会”框架下,通过直接度量管理者代理行为及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对导致公司过度投资的理性与非理 性两类范式进行了区分检验,并进一步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对管理者代理及过度自信引致过度投资的效果。 结果表明,我国企业过度投资问题,部分是由管理者滥用企业资源的行为所致,部分是由管理者过度自信 行为所致。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有效抑制两类行为导致的过度投资,且产品市场竞争通过抑制管理者代理行 为导致的过度投资的间接效应更显著。本研究为过度投资的管理者两类行为解释范式提供了新的证据;这 为今后公司投资效率提高、公司治理机制完善提供了新的参考。
  • 详情 过度自信抑或代理问题?——基于管理者视角的并购动因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公司高管发动并购事件的动因及并购毁损股东价值的解释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本文基于主并公司管理者的两个不同视角——理性管理者的道德风险行为视角及非理性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对公司并购动因展开深入探讨,试图重新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动因的影响,并甄别两个理论在解释并购动因问题上的相对解释作用。并且,本文不仅关注了公司管理者的并购决策,还进一步研究了连续并购这一我国公司并购的普遍现象。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以2000-200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离散型因变量的面板数据Logit回归和负二项回归方法,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并不能解释主并公司管理者并购与否的决策,也不能解释连续并购为何频繁发生的现象;当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代理成本在解释并购动因问题中的相对解释力进行研究时,本文发现支持代理理论的证据充分,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测度对管理者的并购决策或公司并购频率和次序都没有表现出任何显著的解释作用,从而确立了代理理论在管理者视角并购理论中的主导地位。除此以外,本文还发现在管理者机会主义的自利动机一定的情况下,管理者的经验对公司并购动因的作用是积极的,即能够降低管理者发起公司并购的可能性。
  • 详情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本文分别以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教育背景以及两职兼任情况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从流动性风险和资产匹配两方面来具体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经理的年龄越低,任职时间越短,学历越低,总经理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以及当总经理同时兼任董事长时,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强,因此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负债比率和资产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越弱。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和拓展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而且对于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