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账户

  • 详情 经常账户的失衡:对国际融资悖论的跨时均衡分析
    目前大家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讨论很多,但基本上都局限在静态的分析层面。本文试图从动态的视角对经常账户失衡的产生根源、福利后果以及调节机制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诠释。具体而言,我们首先从经常账户失衡的现状出发,借助开放经济下跨时均衡的动态分析框架,考察影响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关键因素以及世界利率的决定,然后探讨了经常账户的跨时变化以及由生产率提高引起的国际利益分配问题。最后,本文还将模型的理论结果与当前的现实相联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豪斯克—麦奇不对称效应与经常账户失衡的结构性成因
    美国经常账户的失衡不仅影响其本国经济,还严重地影响着全球经济。本文在全面分析美国经常账户组成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豪斯克-麦奇不对称效应”及其造成经常账户失衡的原因,具体包括移民效应、供给效应、生产在全球的重新配置以及国际贸易的组成。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原因是结构性的,所以扭转失衡的方法也必然应当是结构性的。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应努力捍卫我国的经济利益,并最终根据我国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和具体国情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金融体系以及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 详情 主权财富基金、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金融稳定
    本文首先探讨了主权财富基金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提出主权财富基金可成为财政政策一个行之有效地政策工具;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应与货币当局进行充分的协调,其投资对稳定汇率有一定作用;主权财富基金有利于提高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稳定性;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配置对于本国以及投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都有重要的影响。其次,本文探讨了主权财富基金对全球金融市场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包括主权财富基金的风险偏好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对全球资产风险-收益组合的影响以及对股票风险溢价的影响以及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本文认为,主权财富基金对世界金融市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有限的,它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稳定力量。主权财富基金对内有利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对外有利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 详情 中印外汇储备比较分析
    随着印度经济改革和经济快速增长,印度外汇储备规模在不断增大,目前已居世界第6位。由于中印两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分析两国外汇储备,可以揭示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积累和管理方面的异同,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提供参考。本文结合数据对两国国际储备规模与结构、外汇储备来源、外汇储备使用、外汇储备与名义汇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除了外汇储备增长趋势相近外,其它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