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货币化

  • 详情 财政赤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发展指标的决定因素,证实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对我国金融发展有显著的作用,其中财政赤字对经济货币化指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重新构造的金融相关比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以股票资产交易量衡量的资本市场发展指标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而金融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显著,政府的扩张性支出行为驱动的金融发展即使通过提高资本积累而不是资本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不容乐观的。
  • 详情 浅论货币流通速度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地位
    内容提要:   本文一改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体系唯一重要中介目标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构建一个同时将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两者都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体系的观点。文章围绕这一论题,研究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及其在货币政策体系中所应承载的功能,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长期没有得到经济理论界重视的经济背景,论证了改革开放来货币流通速度逐年下降但幅度逐渐减缓的经济规律并籍此得出了未来10年货币流通速度将实现由负增长向正增长转折性变化的结论。论文通过上述从理论到现实,从历史背景到未来趋势、从数据到图表的分析论述,较好地从理论和经济发展角度解决了货币流通速度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定位问题。 学术价值:   传统货币政策正在面临着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性挑战。论文构建的以货币流通速度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体系及其据此提出的稳定货币供应量、加快经济货币化进程、加大企业改革和扭亏减困力度、促进消费热点形成等政策取向,对于治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曾获九江市九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