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详情 养老金融的内涵意蕴、驱动因素与关键举措
    伴随着老年人对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养老金融已经从理念推向行动,成为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 立足人口老龄化视域,结合当前养老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探讨了养老金融从理念 到行动的内在机理与发展举措。首先梳理了养老金融的内涵意蕴,创新性归纳出养老 金融的宏观论、微观论和组合论,并阐述了养老金融的“产业属性”“事业属性”及其 蕴含的特殊使命和时代价值。其次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发展养老金融的驱动因素, 揭示了养老金融在应对潜在供养风险、老年抚养风险、养老金缺口风险以及推动银发 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驱动作用的内在逻辑。最后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分别提出养 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营造良好的老年人金融参与环 境,包括以法治为根本的推动养老金融顶层设计、以市场为核心的释放政府综合协调 作用、以监管促协调的推动养老金融有序发展;立足全生命周期,分阶段提升消费者 金融素养水平,包括注重基础教育的引领作用、重点提升中青年群体金融素养水平、 从正反两方面大力开展养老金融教育等;多渠道提高收入,打破养老金融参与的流动 性约束,包括提高退休群体收入水平、拓宽老年人增收渠道、盘活老年人“僵尸资 产”等。
  • 详情 工业元宇宙赋能肇庆市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本文研究了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相关技术的特点,指出工业元宇宙是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全新阶段。介绍了国内外若干制造企业工业元宇宙的实践成效;指出全域数字化转型为肇庆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提供了重要契机。阐述了工业元宇宙是肇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时空,是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针对肇庆不同区域在推进工业元宇宙中的不均衡现象,建议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构建全面场景示范、构建协同集聚生态、构建技术攻关体系、推进区域创新要素整合共享、构建区域制造业创新协同机制等建议。
  • 详情 公司关联与动量溢出效应 ——来自财经社交媒体的证据
    财经社交媒体深刻重塑信息传播格局的背景下,如何从投资者视角有效提取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已成为识别市场动态和资金流向的关键。本文采用雪球网百万用户近8500万条社交媒体大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构建基于社交媒体的A股上市公司关联网络,研究关联股票间的动量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 社交媒体关联股票加权收益率对目标股票收益具有显著为正的预测能力,且该结论在控制各类公司关联动量后仍然保持稳健,据此构建的等值加权多空策略可产生约36个基点的日平均收益。(2) 经济机制检验发现,关联股票加权收益率越高,目标股票的散户买入、主动性买入订单越多,并且在套利摩擦更高的股票中,动量溢出效应越强,支持了注意力溢出与有限套利驱动的错误定价的理论解释。(3) 进一步分析表明,投资者情绪越高、预测期限越短,动量溢出效应越强;该效应在考虑交易成本、采用不同关联测度方式以及纳入多源社交媒体平台后依然显著。本文揭示了互联网时代下基于社交媒体的公司关联的独特价值,可为监管层实时研判公众认知和防范金融市场风险传导提供更高频、前瞻且准确的依据,对二级市场投资决策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详情 人工智能应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缓解:行为金融的解释
    企业非效率投资是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等传统因素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鲜有研究关注行为金融的纠偏是否有助于缓解非效率投资。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人工智能应用所产生的行为金融纠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可以显著降低非效率投资程度,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尤其是控制了公司战略选择这一潜在解释因素后,本文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应用主要通过改善管理层非理性行为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体现出人工智能技术在认知优化和行为纠偏方面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分析未发现人工智能改善公司治理水平的证据,揭示了人工智能应用的边界与局限性。本文丰富和拓展了行为公司金融的研究文献,也为优化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 详情 工业元宇宙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新型 工业化的加速器——以广州市为例*
    本文研究了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相关技术的特点,指出工业元宇宙是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全新阶段。介绍了广州市各区从战略高度大力支持元宇宙赋能传统产业,各区“元宇宙”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广州具有发展元宇宙产业的硬件和软件等优势,拥有多个元宇宙场景应用的优势产业,数实融合为广州元宇宙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阐述了工业元宇宙是广州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时空,是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针对广州不同区域在推进工业元宇宙中的不足或不均衡现象,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构建全面场景示范、构建协同集聚生态、构建技术攻关体系、推进区域创新要素整合共享、构建区域制造业创新协同机制等建议。
  • 详情 企业“人数”协同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研究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人数”协同的多层次整合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核心机制。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23年数据,本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人力资本与数据资产的协同度,并依托技术-组织-生态多层次整合框架,实证检验“人数”协同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人数”协同显著提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效能;(2)“人数”协同通过在技术层激发创新螺旋、在组织层优化资源配置和在生态层构建战略联盟,来促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3)异质性分析表明高资源禀赋企业通过“人数”协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边际效能显著更高,印证“人数”协同是资源禀赋的“增效器”。本文从多层次整合视角拓展了数据资产与人力资本融合的理论边界,为企业在数据资产化管理过程中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促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实践范式。
  • 详情 国外技术引进对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异质性与政策启示
    本文基于2011-2022年城市层面与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双重差分法(DID),系统考察了国外技术引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外技术引进通过技术转移基地的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这一结果在控制了企业特征与城市特征后依然稳健。技术溢出效应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中介路径,国外技术引进通过提升数字经济领域专利授权量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但对专利申请的影响较小。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外技术引进对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企业以及融资约束较小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比中低技术制造业企业更易从技术引进中获益,而服务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受技术引进的影响较小。城市异质性分析显示,非省会城市、内陆城市以及新基础设施较发达城市的技术引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国外技术引进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 详情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与劳动力就业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如何扩大就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企业宏观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标,并基于中国31个省份代表性报纸构建中国省级行政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劳动力就业规模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劳动力就业存在破坏效应,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主要通过减弱企业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感知度、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和减弱企业金融化动机的途径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劳动力就业的破坏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缓解作用在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地区和国有属性企业效果更强。此外,数字化转型对第三产业和中高技能劳动力就业规模的缓解效果更强,有助于提升就业质量。本文基于企业数字化角度为高效减轻经济政策不确定对劳动力就业的破坏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 详情 银行监管与非单调的“债务-通胀”渠道
    通货膨胀如何影响资产价格?经典的“债务-通胀”渠道认为,通胀将降低债务的实际价值并将财富由银行转移至企业。而本研究发现,不同监管环境下通胀会引起银行和企业间非单调的价值转移。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债券违约率更高、回收率更低的松监管环境下,通胀使得回收率上升,实际价值从企业向银行转移;在违约率较低、回收率较高的严监管环境下,通胀使得名义债务贬值,实际价值从银行向企业转移。本文利用1994-2025年的A股数据,提供了支持分析的经验证据:08金融危机引发对银行监管的关注和巴塞尔Ⅲ导致了银行价值对通胀的暴露由正转至长期为负,而影子银行的发展又重新降低了银行对通胀的负向暴露。基于DSGE的量化模型中,货币政策与通胀冲击会产生符合分析的价值转移结果。本文为通胀对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货币政策制定与银行监管提供了重要的关注对象和货币非中性的证据。
  • 详情 基于推特情感分析预测股指回报率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评论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研究Twitter上关于新能 源汽车的大量评论情绪是否是TESLA的股价波动产生的原因, 本论文假设从Twitter收集到的用户情绪 数据与TESLA股票市场价格相关。并采取CS新能车指数399976和Twitter上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评论情 绪数据与CS新能源车指数的股价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投资者情绪是指数价格 变化的主要原因,且投资者对新能源汽车指数的正面冲击是短期的,长期来看情绪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将 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