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

  • 详情 基于供给侧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分析 ——以邮储银行为例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逐步探索构建起我国绿色金融体系。2007 年 7 月 12 日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提出《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我国污染减排的主战场。2016年 8 月 31 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中国和全球的绿色金融元年。邮储银行在绿色信贷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结合邮储银行绿色金融实践,从机构及产品角度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创新不足、业务联动不足、资源配置不足、资源分配机制落后。据此,本文结合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先进案例,提出邮储银行绿色金融供给侧改革意见和建议,一是以创新思维推动绿色信贷产品创新,二是形成跨部门多层级的联动营销机制,三是以市场为基础从需求出发配置资源,四是肩负敢于作为勇于担责的使命责任。
  • 详情 金融如何支持碳中和
    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有两类:一是减排政策,政府补贴、碳税与碳配额作为市场性政策的代表,从奖励与惩罚两方面下手,各有千秋,碳税政策或更符合我国国情;二是绿色金融,当下统一绿色金融界定标准、激励绿色信贷、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气候风险分析和前瞻性压力测试是较优的政策选项。
  • 详情 市场化进程、产权性质与绿色信贷
    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差异的影响,深入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决策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结果发现,环保企业能获取更优惠的银行信贷,即绿色信贷是客观存在的,但其效果仅表现在环境信息披露不过度及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的情形下。上述研究发现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机制建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详情 从行业基准到企业行动:赤道原则的执行建议
    作为国际项目融资的行业基准,赤道原则集中体现了商业金融机构致力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愿 景。赤道原则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商业金融机构所采用,也正日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国 际化标准。本文在简介赤道原则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分析赤道原则的内在缺陷与执行困难,既为进一步修 订和完善赤道原则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赤道原则金融机构能够切实执行自我承诺提供有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