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 详情 当局者清
    美国次贷危机是信用的危机;并因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而导致空前未有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因此,克服这一由资本决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导致的整体性危机只能依靠人类共同提供的无偿效用 —— 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持续增长并达致和谐,而这一产品的提供有赖于人类理性的普遍与一致。
  • 详情 基于EVT-Copula-CoVaR模型的股票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充分表明,缺乏对市场极端条件下风险溢出效应的考量,可能会导致各金融市场风险水平被严重低估。EVT-Copula模型能够有效地拟合极端市场条件下金融市场间的相关结构,CoVaR模型将风险溢出效应纳入VaR框架内,测度单个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发生风险事件时,对其它金融体系风险溢出效应的方向和大小。本文融合两个模型的分析特点,构建EVT-Copula-CoVaR模型,研究美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国股票市场对英国、法国、日本、中国香港及中国股票市场均存在很强的风险正溢出效应,以%CoVaR表示的平均风险溢出强度为56%,对我国上证指数的风险溢出强度最弱,但也高达33%。模型诊断和后验测试表明,该模型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单个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进行衡量,有利于金融监管当局及时跟踪系统性风险的变化。
  • 详情 金融集团与次贷危机
    在美国在金融行业的放松监管推动下,崛起了很多能够跨区域地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金融集团。它们控制了美国国内甚至是国际的债务证券承销、银团贷款、资产担保证券、场外交易衍生产品和担保债务凭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为了攫取巨额利润,金融集团利用批量贷款项目、自动贷款处理程序和证券化为次级借方提供大量的高风险住房按揭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利用证券化来扩大自己的收益并且向以为房市会持久繁荣的美国社会转移和扩散不良贷款的风险,而其控制风险的能力也因其致力于扩大交易和利润不断被削弱。当房地产的泡沫破碎的时候,金融集团所操盘的这种庞氏金融骗局引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 详情 对冲基金监管与次贷危机
    美国对于金融业的放松管制培育了过度的自由市场环境,推动次级贷款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蓬勃发展。对市场监管的放任主义导致了市场过度,允许市场参与者疯狂、轻率地投资于那些“创新、未经考验和无管制的产品”。对冲基金主要是为了迎合机构投资者与高净值个人而被组建起来的有限合伙或类似实体,不需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并不需提供定期报告。在美国对金融市场放松管制期间,不受监管的对冲基金行业得到蓬勃发展,成为了金融领域的一个主要部分。对冲基金行业通过杠杆作用,操控大量的资产,积极地投资于外国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和源于房地产泡沫的信用违约互换,其激进的投资策略使次级贷款和证券化恶化。
  • 详情 金融危机期间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问题简析
    为应对自1929 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积极配合美国政府 的救援计划,采取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非常规措施。随着近期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国际社会对非常规政策何时退出问题的讨论日益增多。本文在回顾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危机 前有关应对通货紧缩和金融危机的重要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 的可能方式、时机、顺序等进行分析,并探讨“退出”政策的潜在影响及其启示。
  • 详情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经典理论、美联储实践及现实思考
    近期国内外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又一次引发了大家对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关系的热烈讨论。本文对有关重要理论和经典分析框架进行回顾,并对现实情况进行一些探讨。资产价格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影响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既可以作为传导货币政策的途径,也可以是货币当局所使用信息的重要部分。我们用经典的Bordo-Jeanne理论框架分析了货币当局在资产价格膨胀时所面临的困境。然后我们以美国为例,用两种不同的实证方法探讨了美联储是否“真的”受到了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后我们还结合中国的现状进行分析。
  • 详情 证券市场中的“失灵”:中国与美国的比较
    文章结合美国与中国的证券市场的现实进行了对比分析,笔者发现近年来这两个市场中都存在着“失灵”现象,有着类似的表现形式,但是它们的成因却是不一样的:在美国股市存在的“失灵”是一种“市场失灵”,而处在新兴市场的中国股市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失灵”。笔者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失灵”,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 详情 豪斯克—麦奇不对称效应与经常账户失衡的结构性成因
    美国经常账户的失衡不仅影响其本国经济,还严重地影响着全球经济。本文在全面分析美国经常账户组成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豪斯克-麦奇不对称效应”及其造成经常账户失衡的原因,具体包括移民效应、供给效应、生产在全球的重新配置以及国际贸易的组成。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原因是结构性的,所以扭转失衡的方法也必然应当是结构性的。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应努力捍卫我国的经济利益,并最终根据我国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和具体国情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金融体系以及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 详情 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研究
    一、 前 言 二、 金融控股公司基本概念与相关制度比较 三、 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沿革:以美国法为中心的研究 四、 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体制与法律规制 五、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证研究 六、 结束语
  • 详情 后金融危机之滞涨探究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于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为扩大需求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此带来的负面问题则日益显现,即后金融危机,保证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放缓等。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