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计划

  • 详情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的“10%/20%”现象探究:盈利能力真实期望还是从众效应?
    自2006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都是业绩型股权激励。我们发现,这些股权激励计划中的行权业绩条件主要集中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净利润增长率(NIG)两项会计业绩指标上,且对它们所要求的业绩水平分别集中在“10%”和 “20%”上,形成了有趣的“10%/20%”现象。这到底是企业盈利能力的真实期望还是从众效应之结果呢?本文通过将行权业绩条件与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公司自身往期、所在行业往期以及推出计划前分析师盈利预测等进行比较后发现,“10%/20%”并非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盈利能力的真实期望和合理反映,而是从众效应之结果。本文还发现,这一从众效应与证监会的股权激励计划备案制及对股权再融资等的长期监管存在一定关联。
  • 详情 相对业绩评价、行权业绩条件与股东财富增长
    虽然理论上认可在经理人股权激励中引入相对业绩评价有助于增进其激励效应, 但经验证据一直不足。而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的经理人股权激励实践为此提供了研究机会, 本文就利用此方面的相关数据来研究在经理人股权激励中引入相对业绩评价对股东财富增 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对于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有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回 报(CAR),股权激励计划能给投资者带来正的财富效应;经相对业绩调整后的行权业绩条 件指标与CAR 显著正相关,但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中的激励计划有效期、股权激励力度、 激励对象是否包含董事长等要素特征对CAR 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意味着,在经理人 股权激励中引入相对业绩评价确实有助于股东财富增长。
  • 详情 股东与经理人双赢的管理层激励安排:基于G万科的案例研究
    关于G万科最新公告的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各界反应不一,本文通过对G万科股权激励计划的深入解读,通过对管理层动机、公司历史业绩和激励计划公告市场的反应的研究发现,G万科的激励计划很好地协调了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是一个双赢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