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行为

  • 详情 过度自信对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影响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落地,上市公司股份权责日渐规范,围绕公司股份所出现的权益融资、股权质押等操作日渐频繁,因而股权质押的相关理论研究的意义也愈加重大。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行为金融学中过度自信的相关理论,通过大股东增持后的业绩改善情况衡量过度自信,研究过度自信倾向对大股东股权质押决策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过度自信对于股权质押的选择、股权质押的频率和累计股权质押比率均有正向影响,而过度自信的程度越高,也会越倾向于股权质押,并且质押比率会越高。通过对股权质押样本的平仓风险进行研究,发现大股东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股权质押中的平仓风险会越大。
  • 详情 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与持久性的再检验---基于剔除机械效应的研究
    本文在剔除由资产规模变动引起的机械效应基础上重新检验了企业的融资行为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均值反转与持久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剔除了这种机械效应后,企业的融资行为仍引致资本结构的均值反转现象,但因调整速度很低而使得均值反转的趋势不是很明显。同样地,在剔除了机械效应后,资本结构的持久性系数不再为正,企业的长期融资行为导致资本结构发生了偏离目标值的过度调整。这意味着Lemmon等(2008)所发现的资本结构持久性现象很可能是资产规模长期变动引起的机械效应所致,而不是企业长期融资行为的结果。总之,在剔除了机械效应的影响后,我们没有发现支持动态权衡理论的足够证据。
  • 详情 企业信息披露与融资行为选择关联性研究
    信息披露充分的企业是否会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一直是研究者和企业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首先构建了企业信息披露程度模型,并针对股票市场中的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程度的度量,进而构建信息披露程度和融资行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信息披露程度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融资能力和融资结果,本文的结论表明股票市场投资者和银行都不会因为企业的信息披露更加充分而产生更多的投资倾向。
  • 详情 我国中小板企业上市前融资偏好实证研究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财务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我们得到结论,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前偏重内部融资和债权融资,并且债 权融资比重不断上升,而股权融资相对比重较小,总的融资顺序不完全符合优序融资理论。本文意 在通过对成长性良好的中小板企业上市前的融资行为的研究,分析影响企业选择不同融资结构的因 素,给其它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参考,并且总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途径。
  • 详情 台资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融资偏好及影响因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研究
    本文采用问卷研究方法对大苏州地区的台资企业进行了关于融资行为的问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的台资企业(研究样本)财务资料。进而,本文基于所获得的调查数据上对台资企业的资本结构、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台资企业的负债融资主要是依靠经营性负债和(或)短期性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的比率并不高,且借款形式以短期借款为主;台资企业的融资偏好特征符合优序融资理论,而不符合权衡理论,尤其是,台资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所考虑因素的重要性依次排名(前四位)为:投资项目、财务宽松(或破产风险)、资金成本、股东控制权,与优序融资理论的观点有着“惊人”的一致。另外,基于实证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台资企业的盈利性是唯一显著地影响他们偏好内部资金的因素,而当他们在外部融资时,企业的规模和所持有的可抵押资产等两因素则显著地影响了他们对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的选择。
  •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如何选择融资渠道——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
    本文以一项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问卷调查和相关公开市场数据为基础,对问卷调查样本公司的融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因素,对样本公司融资行为与公司财务理论描述的差异做出了一定的分析与讨论。由于问卷调查能够直接考察公司决策者在实际融资决策时的考虑因素和动机,属于"事前直接证据从而区别于基于公开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所提供的"事后间接证据能够从不同角度检验理论的解释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公司的融资行为在一些方面符合现有公司财务理论的描述,但也存在很多不一致之处。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第一,以"事前直接证据"的方式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进行的研究,揭示了在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中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其中一些动机和影响因素存在着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的特殊性;第二,指出了现有主要以美国制度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公司财务理论对融资行为的一些经典解释,可能不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解释需要考虑中国特殊的制度因素;第三,为公司财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如何改进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证据。
  • 详情 盈余管理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著名的MM定理开创了研究现代财务企业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管理的先河,国外诸多学者研究表明资产结构、公司规模、非债务税盾、公司成长能力、公司业绩、财务困境成本等因素影响资本结构的选择,但是上述研究都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上述影响因素的同时引入盈余管理作为资本结构的解释变量,选取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正相关;公司规模指数与资本结构正相关;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公司成长指数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公司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负相关等结论。
  • 详情 收益不确定、控股股东风险厌恶与财务保守行为
    企业财务保守行为近年来在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研究中受到关注。本文考虑在竞争导致收益不确定,公司控股股东风险厌恶,外部投资者风险中性的条件下,建立了一个单阶段单目标融资决策模型,试图解释企业财务保守行为。本模型说明,财务保守行为可能是企业控股股东基于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运营风险最小化的战略行为,而不仅仅是资本成本最小化的单纯的财务行为。不能把财务保守都视为不合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