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 详情 银行高管薪酬监管制度评析
    薪酬激励制度作为在公司治理中改善股东和高管之间代理关系的重要措施,在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被2008年至2009年期间的金融危机中高管们频繁的过度冒险行为暴露出,其虽然解决了单个银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但是却加剧了银行股东与债权人(社会)之间的代理问题。中国银监会等监管机构所颁布的监管措施仅仅是以一种仇富的心态对于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予以控制,并没有能够真正解决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中的根源性问题。同时,这种仇富的监管反倒会在改善银行公司治理中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代理问题方面倒退。
  • 详情 我国基金经理投资行为实证研究
    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推动了基金业的迅猛增长,随着基金数量的增多,作为管理基金的基金经理们的作用和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行为势必会影响到基金的业绩,如何综合评价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基金经理投资行为文献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行为度”的概念,并运用多元回归计量方法和突变评价法对我国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投资绩效、择股时机选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个人行为模式和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最后从行为金融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经理行为偏离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及其在西藏的实践评析
    作为适应农村经济产生并适宜发展的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的一种有效金融创新,为西藏的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途径和经验。本文以长期演化且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认可的小额信贷的典型机制和相应理论为规范,以实际调查数据资料为佐证,力图规范分析和经验实证中国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和西藏扶贫基金会在西藏农牧区开展小额信贷近 10 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在覆盖率和扶贫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由于机构自身的性质和西藏农牧区经济的显著差异性,中国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和西藏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存在着定位模糊、激励不足和推广困难等问题。据此,本文建议应明确中国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的商业化定位,鼓励邮政储蓄银行西藏分行开展小额信贷以促进竞争;同时,借鉴西藏扶贫基金会开展小额信贷的经验和政府的支持,积极培育政策性小额信贷机构。
  • 详情 金融反垄断制度—资本市场新动力
    2007年3月至今,全球经济受次贷金融危机影响而未能延续增长势头,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经济体几乎陷入衰退,中国面临的巨大通涨压力亦在2008年第三季度出现逆转。其间,在国际金融市场接连遭受打击之余,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泻千里使世人不得不深刻反思现有机制,探寻资本市场的新动力。纵观现有对我国资本市场新动力的大多建议,主要集中于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自主创新、金融混业、金融创新、人民币升值和中国经济高增长周期等,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对新动力的探讨都忽略了在强化金融监管呼声不断高涨下,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健发展为己任的金融反垄断制度在次贷危机升级为金融危机后已得到国际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忽略了金融竞争对资本市场的巨大奠基作用,金融反垄断制度必将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动力。针对国内外金融市场正面临重大调整,尤有必要首先在国际层面厘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垄断本质及欧美经济体凸显金融反垄断执法,之后,以证券承销、创业版、金融控股公司和产业投资基金等规范宜溶入金融反垄断制度为视角,前瞻地评析现行资本市场的制度缺失,为后奥运时代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新的强劲制度动力。
  • 详情 国际银行业演变与中国对策
    内容提要:没有数据的分析是苍白的,本文在大量搜集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信息和缜密论证的基础上,首先对国际银行业的现状予以评析,着重考察了日本和美国金融市场的变革,然后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发生演变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在监管上所面临的挑战,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与启发,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和操作建议。
  • 详情 2004--2005年中国货币政策评析和展望
    200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措施突出了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货币政策操作注重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适时适度调控信贷总量和结构,货币政策执行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货币政策效果既防范了物价高企又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5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合理增长,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和物价过快上涨,注重以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