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

  • 详情 官员晋升、人力资本错配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本文考察官员政治晋升激励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并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地方官员存在晋升激励时,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显著降低。这一关系在雇佣过度和雇佣不足均显著。第二、在雇佣不足时,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并未随着雇佣的增加而提升的原因在于:企业的人力资本存在明显错配,这导致劳动力结构发生扭曲,从而无法达到劳动力最优配置。第三,引入地方矿难死亡人数为工具变量,2SLS 回归与安慰剂检验均显示,本文结果不受内生性影响。第四、在国有企业、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年份、期满晋升、官员学历较高的子样本中,晋升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同时,基于市长或书记晋升、正常与提前晋升以及是否首都或省会城市的横截面检验验证了结果稳健性。整体上,本文对深入理解政治晋升内在机制及官员晋升条件下的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劳动力结构配置的扭曲有重要意义,这对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参考。
  • 详情 股权质押、预警压力与大股东增持
    股权质押在 A 股市场十分普遍,质押风险防范是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基于 2004-2016 年 A 股上市公司的样本研究发现,存在股权质押的大股东增持的可能性显著增加,质押比例越高、面临的预警压力越大,大股东增持的可能性也越高。进一步地,尽管存在股权质押的大股东增持公告的市场反应相对较差,但依然显著为正;而且,增持企业的长期市场表现显著好于同样面临预警压力但未增持的企业。这些结果表明,尽管投资者能够识别大股东增持的不同动机,但增持仍是大股东应对股权质押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的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股权质押风险防范的研究、加深了对大股东增持动机的理解,而且对企业应对资本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监管层出台救市措施具有重要启示。
  • 详情 风险资本投资是否损害了母公司的技术创新
    通过构建古诺模型和斯蒂尔伯格模型两种框架并将设立风险投资的创新成功概率沿吸收能力和行业竞争程度内生化,本文对经典公司风险投资行为模型进行了拓展,藉此研究了风险资本投资与母公司创新的关系及母公司和行业异质性对这种关系的调节机制,并基于 2005-2017 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匹配法和倍差估计量‖技术及工具变量法等对模型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通过组织替代和战略竞争的双重效应,中国企业从事风险投资显著提高了自身的创新水平,在创立风险投资后专利申请和创新效率均有相对于非无风险投资企业更为明显的提升;(2)不同吸收能力的企业设立风险投资具有不同的创新效应,自身吸收能力越大的企业,新创企业的知识创造对其基础研究越有价值,设立风险投资的组织替代效应越大,创新的提升作用越明显;行业竞争水平也有与吸收能力相同的调节作用,高竞争行业的企业设立风险投资对竞争对手创新空间的挤压效果更明显,战略竞争效应更显著,与低竞争行业的企业设立风险投资无任何创新效果不同,高竞争行业企业设立风险投资后其专利申请和创新效率均有明显提高;(3)大企业设立风险投资具有更高的创新效应。本文还就如何提高风险资本投资的创新效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 --基于地方投资平台债务的分析
    本文利用中国 28 省份 2006-2017 年的地方投资平台债务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稳健地表明,地方投资平台债务上升能够在短期显著提振经济增长,并且在长期内仍然有显著促进效应,表明在现阶段,中国政府的反周期财政政策具有投资于消除基础设施瓶颈的超越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效果。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地方投资平台债务上升能够显著促进非国有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和投资增长率,并未产生挤出效应。在当前防范地方债风险的背景下,本文建议在存在基础设施瓶颈的条件下,经济衰退期可以执行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治理衰退、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政府债务的积累速度。
  • 详情 从资本市场看历史: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主权债券价格波动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哪些事件对抗日战争的进程和最终结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资本市场的视角分析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伦敦市场交易的中国主权债券的价格波动,发现债券价格结构性断点一般与当时中英两国主流报纸强调的重要军事、政治事件相吻合,这些事件也多被后来历史学家认定为对战争进程和结果有重要影响,例如淞沪会战、广岛长崎原子弹事件等。不过历史学家认为至关重要的一些事件当时并未引起债券价格的明显反应,例如芦沟桥事变、德国突袭波兰等。另一个重要发现是,二战爆发——特别是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外债价格波动反映的一般不是中国战场发生的事件,而是国外战场尤其是英国直接参与的军事事件。
  • 详情 娱乐明星与上市公司关联:价值提升还是资本运作?
    社会名人在资本市场上是否能通过其声誉机制起到提高公司业绩和促进公司治理的作用?这一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手工整理的 2006-2018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与娱乐明星关联的数据,研究娱乐明星关联对上市公司绩效和治理的影响,并探究上市公司建立该关联的动机。研究发现:(1)从短期来看,与明星建立关联的上市公司会有正的超额收益,且关联的明星名气越大、二者的关系延续时间越长,则其市场表现就越好。(2)从长期来看,关联公司的业绩并没有变好,且更可能进行财务重述和受到更多的行政处罚,这说明与娱乐明星建立关联的公司其治理水平变差。(3)建立娱乐明星关联可能是通过吸引散户投资者、分析师发布更为乐观的盈利预测和媒体报道更多的正面新闻而抬升了股价。(4)“股份减持”和“择时关联”是上市公司与娱乐明星建立关联的两大动机。一方面,在公司与娱乐明星建立关联后,大股东会进行更多的股份减持;另一方面,公司更倾向于在较差业绩的财务公告前和债券发行前宣布与明星建立关系 。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娱乐明星”视角推进了“名人效应”的相关研究,也为理解上市公司与娱乐明星建立各种关系背后的动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本文也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监管部门如何监管和治理资本市场中与娱乐明星有关的乱象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启示作用。
  • 详情 土地市场资本结构与城投平台多元化投资
    在财政预算约束下,地方政府普遍面临财权事权不平衡,需要预算外其他收入支持城市发展。本文将地方政府融资端和投资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参考公司金融中资本结构相关文献,构建土地市场资本结构变量。根据实证研究发现,城投平台多元化投资对土地市场资本结构中土地抵押贷款占比具有显著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多元化投资对土地市场资本结构的影响同地方政府特征具有紧密联系,政府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以及官员之间的关系均会通过多元化投资对土地市场资本结构产生影响。而通过对每个城投平台的研究发现,在土地市场资本结构中土地抵押贷款占比越高的地区,各城投平台多元化投资的规模越高,其破产风险越高,投资项目的失败率也越高。这一发现提醒我们,政府在参与产业投资时应注意其对土地市场的影响,避免土地市场资本结构中抵押贷款规模过高对城投平台造成不良影响。
  • 详情 国际原油、国内大宗商品和股市联动的风险传递研究——基于拓展的三维立体时变效应分析
    伴随资本账户开放和 QDII 重启,跨国资产配置强化了国际原油、国内大宗商品和股市收益的联动性。考虑到各市场间的内生性关系,本文在贝叶斯框架下构建了结构式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实证分析 2007 年 7 月至 2020 年 5 月的三市价格收益的立体时变关系。研究发现,QDII 重启后,跨市组合投资使三市统一体系的总体溢出效应受到强化,系统的联动效应增强,而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和股市在体系内的影响地位也有所提升。同时,结果表明,国内两市收益对国际油价上涨的脉冲响应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时变特征,在牛市阶段,两市收益的脉冲响应表现为正效应,而在熊市阶段则体现为增强的负效应。其次,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际原油收益的冲击在不同市场周期均体现为正效应,而对国内股市收益的冲击在不同阶段存在正负转变特征。最后,国内股市上涨对国际原油收益的冲击基本为正效应,但在流动性萎缩阶段,股价上涨在短期对油市资金存在“虹吸效应”会对油价产生负影响;而国内股价上涨对国内大宗商品收益的冲击在不同阶段均为正效应,并且稳健可持续的“慢牛”对国内大宗商品收益的正影响表现更加稳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现阶段增强国内两市抗风险能力和提升在国际市场影响力的若干建议。
  • 详情 公募基金改善了市场定价效率吗——持股基金质量与股票收益
    公募基金是实现个体投资者机构化,以达到改善市场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忽略了基金管理能力存在差异,现有的文献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公募基金可以改善市场定价效率。本研究以 2005-2020 年中国市场数据为基础,构建了股票的持股基金质量指标(而非权重),并研究了该指标对未来表现的预测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较好持股基金质量的股票表现显著优于较差的股票,基于该指标构建的套利组合可以获得年化 14%左右的超额收益,且该现象不能被基金持股权重、中国市场系统性风险和其他定价异象所解释。本文首次发现了公募基金提高了市场定价效率的直接证据,拓展了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的研究。实证结论意味着市场中仅有一部分具有有效管理能力的基金改善了市场质量,因此优化基金产品评价以提高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对于加强散户投资“机构化”的正面作用有着深远意义。
  • 详情 中国股市和债市间动量溢出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
    动量因子是资本市场上表现最为稳健强劲的投资因子之一,本文研究了中国股市和债市间的动量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我国股市动量持续期约为 6 个月,债市动量持续期约为 12 个月,并且股市和债市之间存在动量溢出效应,股市持续上涨对债券价格有负面影响,而债市持续上涨对股票价格影响则是正面的。基于动量溢出效应构建的跨资产动量组合收益高于传统动量组合,风险对冲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两个市场间的动量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在股市动量传导至债市渠道上,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发挥了中介作用,该作用在股市牛市期间显著,而在股市熊市期间不显著,在债市动量传导至股市渠道上,股市融资机制起到了中介作用。这些发现拓展了国内动量效应的研究,有助于投资者制定科学投资策略,为监管机构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