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效应

  • 详情 绿色债券增进绿色技术创新研究
    发展绿色金融旨在促进企业生产方式低碳转型,尤其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本文以绿色债券为例,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支持效应。研究发现,发行绿色债券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两个方面,其中发行绿色债券对绿色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具有更好的动态持续性。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无第三方认证企业、专利密集型企业在发行绿色债券后绿色创新表现更加积极。进一步分析发现,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源于资源效应和监督效应两个机制。本文最直接的政策含义是,为企业实现环境保护与竞争力提升的“双赢”和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进而更好地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 详情 绿色债券增进绿色技术创新研究
    发展绿色金融旨在促进企业生产方式低碳转型,尤其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本文以 绿色债券为例,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支持效应。研究发现, 发行绿色债券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 利两个方面,其中发行绿色债券对绿色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具有更好的动态持续性。异质性 检验发现,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无第三方认证企业、专利密集型企业在发行绿色债券 后绿色创新表现更加积极。进一步分析发现,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源于 资源效应和监督效应两个机制。本文最直接的政策含义是,为企业实现环境保护与竞争力提 升的“双赢”和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进而更好地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有 益的理论借鉴。
  • 详情 绿色债券增进绿色技术创新研究
    发展绿色金融旨在促进企业生产方式低碳转型,尤其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创新。 本文以绿色债券为例,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支持效应。研究发现,发行绿色债券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两个方面, 其中发行绿色债券对绿色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具有更好的动态持续性。 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 无第三方认证企业、专利密集型企业在发行绿色债券后绿色创新表现更加积极。 进一步分析发现, 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源于资源效应和监督效应两个机制。 本文最直接的政策含义是,为企业实现环境保护与竞争力提升的“双赢”和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进而更好地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 详情 企业债务融资“所有制歧视”研究综述——那些已知的和被忽视的
    企业债务融资“所有制歧视”是一个长期备受关注的领域。国有属性可能通过多重机制使企业在债务融资契约中获得更优的交易条件。本文在综述融资“所有制歧视”存在性实证成果基础上,将其微观机制总结为“兜底效应”、“资源效应”、“干预效应”和“信息效应”,初步阐释了各机制的含义与异同,并指出该领域以往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未来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 详情 谁拥有企业年金?——基于家庭金融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截至2012年底,中国企业年金的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参保率仅为8.04%,很难起到真正有效的补充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数据,从人力资源效应、节税效应和所有制效应等企业提供企业年金的激励因素着手,考察中国企业年金参保影响因素。首先进行单变量列联表分析,然后进行多变量Logit回归,结果显示:①人力资源效应得到验证,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和职务与职工企业年金参保概率正相关;②节税效应没有得到验证,地方政府如果出台过比中央更优惠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该地职工参保概率反而更低。产业与参保概率无关,上市企业职工参保概率更高;③所有制效应得到验证,国有企业的参保概率更高;④控制变量中,地域与参保概率相关,西部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年龄与参保概率负相关。性别、婚姻、政治面貌、户口、民族等与参保概率无关。这表明:①激励中国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主要市场因素是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效应,企业借企业年金吸引、激励、保留员工;②主要非市场因素是所有制效应,国有企业借企业年金打破薪酬管制;③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不显著。政府应考虑对企业年金覆盖率、缴费水平等进行更详尽的数量规制,并审慎考察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