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杠杆

  • 详情 精准扶贫中的金融杠杆:绩效和激励
    将金融资源用于扶贫工作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常用手段。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也普遍利用财政扶贫资金设立的“风险补偿金”作担保,激励商业银行向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但其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理论上描述了使用金融杠杆模式进行风险补偿的原理,并分析了其绩效和激励问题,以此探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在农户扶贫工作中缺一不可的作用机制:最优的“政府与市场”的组合模式也依赖于不同的目标和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参数。通过分析和比较,本文发现金融杠杆模式可以达到最高的贫困户福利,实现比直接扶贫模式更高的社会总福利,但无法达到风险分担模式对应的最低扶贫成本。如果存在道德风险,杠杆模式也可以解决银行的激励问题:对于某些特定属性的扶贫项目,政府只需要适当增加杆比即可激励银行付出努力。
  • 详情 “互联网+”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化运作机制的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其金融杠杆的优势,辅以财政补贴的政策优势,日趋成为政府保障农业稳定生产、农民可持续性收入的利器,呈线性增长的趋势。然而,分销渠道较为单一、信息流通受限、信息不对称等约束因素一直制约着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率更大范围推广。“互联网+”任何经营模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已经深度打破传统的时间、空间的禁锢,使得经济利益呈几何增长的态势。“互联网+”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的构建,符合当前农村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探底农业生产经营者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与承受能力,也更加符合保险公司多维度营销模式。随着国家的“互联网+”战略的覆盖面推广,其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融合,应该率先涉足农产品自然灾害保险和农产品价格保险两种险种,从互联网平台功能界定、供给侧政策扶持、风险转移等角度进行精雕细琢。
  • 详情 金融杠杆在投资市场的应用
    “解读金融杠杆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对国际金融市场杠杆原理的基本阐述,但未做具体的杠杆投资风险分析。“解读金融杠杆”以iPhone举例分析了金融杠杆的基本操作原理,投资者基本了解到影响到投资成败的主要因素是“风险因子”与“保证金比例”。首先,“风险因子”由“资本金”和“合约数量”确定;其次,在“资本金”已定的条件下,“保证金比例”决定了投资交易的“风险因子”,从而影响着投资交易的风险程度。在使用杠杆进行国际金融投资过程中,关键由合约数量、资本金、保证金比例(杠杆),三个因素直接影响着“风险因子”,这也是投资者在杠杆投资过程中值得谨慎注意的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