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

  • 详情 地方金融监管改革与实体企业回归本源——基于地方金融“办升局”的准自然实验
    中央金融强监管政策效果受到高度关注,但补齐地方金融监管短板的重要性却鲜有提及。文章基于 2018 年省级地方金融办集中升格为地方金融监管局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了地方金融监管改革能否促使实体企业“脱虚向实”而回归本源。研究发现,地方金融“办升局”所引起的金融监管强化会显著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去金融化,且主要挤出了其出于逐利性动机而参与的金融活动,这是通过阻隔影子银行逐利渠道和民间金融投资渠道实现的。进一步地,地方金融监管改革能够显著推动实体企业“脱虚”后“向实”,促进主业投资,提升主业业绩。此外,地方金融监管改革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较差、财政分权程度较高、城投债发行规模较大和银行业竞争度较低的地区。文章初步厘清了地方金融监管改革效应传导至金融化实体企业的机理路径及经济结果,为金融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 详情 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驱动效应
    加深对金融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于引导金融开放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 2005—2021 年 28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结构性”驱动作用,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驱动作用尤其明显。与资本流动强度相比,金融业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促进效应更为显著。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果主要体现在中部、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金融开放对其驱动作用呈依次递增态势。机制分析表明,金融开放会通过激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渠道优化经济发展质效,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金融监管强度较高的地区,金融开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并且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存在非线性门限效应,当其跨过一定门限值之后,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强的驱动效果。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提升经济发展质效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提供可靠的理论与经验依据。
  • 详情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实体企业系统性风险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的复杂形势下,妥善处置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是确保当前我国经济稳定和发展安全的关键。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采用2015年新《预算法》的正式施行作为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深入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实体企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通过杠杆失衡机制和信用关联机制,有效降低了实体企业的信贷错配、过度负债及杠杆操纵水平,显著弱化了实体企业间的担保关联和因影子银行与金融化活动引致的信用风险关联,从而有力缓释了实体企业的系统性风险。这一效应在政府隐性担保强、金融监管程度弱及城投债务期限长的地区尤为明显。经济后果上,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实体企业系统性风险的积极缓释效应,最终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平稳增长。文章的研究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具有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以及消除经济增长隐患的重要政策效果,对于深化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和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理论启示。
  • 详情 中国式金融加速器: 全行业的“激进扩张”与“全军覆没”
    我国金融体系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的发展之路,才能扬长避短地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转型。我国金融体系、企业投融资具备三个鲜明特征,其一,政府政策和金融机构间存在共振特征,其二,存在显著的融资摩擦,其三,企业各项资产、融资工具存在风险传染特征。这三个鲜明特征与西方传统金融加速器理论基础假设相悖,会加强传统金融加速器的放大效应,加剧实体经济的波动。本文通过三种方式验证上述中国式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存在,包括PPP政策冲击下典型行业与企业特征事实,引入三个特征假设后的金融加速器理论模型和进一步的数值模拟分析。本文还发现,缓和的调控政策和差别化的银行信贷策略可以缓解中国式金融加速器。本文成果有助于认识我国金融体系规律、防范化解实体经济风险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对金融监管亦有贡献。
  • 详情 政治激励、资本监管与地方银行信贷投放
    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执行依赖于针对监管者行为的激励设计。在中国,与地方官员类似,监管官员的职位升迁也往往由上级选拔决定,即面临政治激励,本文将代表中央金融监管的省级银监局局长与代表地方银行的城商行特征数据进行匹配,考察监管官员的政治激励是否通过影响其监管行为对城商行的信贷投放产生影响。实证分析发现:首先,在资本、资产质量、流动性等监管指标中,资本监管绩效显著影响银监局局长的升迁;其次,银监局局长在政治激励下的监管行为,促使城商行提高资本充足率,进而抑制了其信贷投放;最后,地方政府信贷干预、经济周期、货币政策以及资本市场融资程度等外部环境的不同,也使得银监局局长的监管产生差异化效应。
  • 详情 企业规模、银行规模与最优银行业结构
    银行规模越大,其在甄别企业家经营能力上越不具有比较优势,为了防范企业家风险,大银行需要严格要求贷款企业的抵押品数量并对其施行严格的违约清算。大银行的这种融资特性导致其难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但却能帮助大企业有效地节约信息成本、减少利息支出,大银行的融资特性与大企业的企业特性相互匹配。要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关键在于改善银行业结构,满足中小企业对小银行的金融需求,发挥小银行善于甄别企业家经营能力的比较优势,而不是通过行政干预要求大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在金融监管方面,由于不同规模银行的融资特性以及适合的融资对象皆存在系统性差异,对不同规模银行的监管也应当有所区别和侧重。
  • 详情 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基于麦卡勒姆规则的实证分析
    本文在构建综合性金融周期指数的基础上,利用麦卡勒姆规则对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的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周期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促使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同时,出于金融周期的影响考虑,我国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具有较强的逆周期性,基于麦卡勒姆规则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相对显著。为此,我国必须着力于推进以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有序化、金融监管法制化为重点的金融改革,以更好地消除金融周期波动所带来的外部冲击,不断增强货币政策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效果。
  • 详情 估值踩踏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 ——基于前瞻性偿付能力风险传染模型的分析
    传染性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特征,基于中国金融实践研究金融风险的事前传 染对于健全系统性风险防范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意义重大。 本文利用具有 事前不确定性的网络模型研究中国银行系统的偿付能力风险传染, 分析银行系统的崩溃 机制,同时评估系统性风险水平变动情况。 研究发现:破产不是损失传染的必要条件,银行 对交易对手未来违约的预期有时会引发即期损失; 银行对交易对手的价值重估具有网络 效应,在外部冲击较大时会导致“估值踩踏”与银行系统崩溃;系统性风险主要受银行间关 联性影响,2016 年以来,随着金融监管加强,中国系统性风险总体水平显著降低;银行脆 弱性与银行间杠杆有关,银行系统重要性与银行间资产规模有关。 据此建议监管层要求银 行制定明确的恢复与处置计划,稳定市场预期,避免“估值踩踏”;同时加强同业创新监管, 将银行同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完善政策救助与政策干预框架,提高政策干预的科学性。
  • 详情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国际经验与本土选择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新型金融组织、业态和产品不断涌现,给传统的机构型分业监 管模式带来了重大挑战,中国金融监管进入大变革时代。在 2017 年 11 月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后, 2018 年 3 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调整原来的 “一行三会” 为 “一委一行两会”。此番改革的核心在于加强监管 协调,引入功能监管和强化审慎监管,但仍然保留了以行业为基础的分业监管体制。在监管逻辑上,应当借鉴 经济学的丁伯根法则和公共选择理论,金融监管应当以统筹防范金融风险为中心,根据金融风险的分类界定监 管政策目标,配置相应的政策工具,最大限度地利用协同效应和减少冲突效应,并保障监管部门有能力抵制相 关利益集团的负面影响。在改革路径上,虽然没有在根本上变革监管模式,但这符合我国现阶段金融特点和市 场发展水平,值得充分肯定; 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体制应当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具体国情, 进行监管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从分业监管完全转为混业监管。在混业监管模式中,不宜采用将各个分业监管机 构简单合为一体的统合监管模式,而应采用目标 ( 双峰) 监管模式,按照行为监管和审慎监管的目标差异划分 监管职责和设立监管机构。
  • 详情 电商平台消费信贷的经济学研究
    基于电商平台的消费信贷的出现,给金融监管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利用模型分析了电商平台消费信贷的经济福利影响,并得到四个结论:第一,如果银行无法提供充足的消费信贷,那么电商平台就有激励提供信贷,以支持规模经济并扩大交易量。第二,电商平台提供的消费信贷越多,它们的市场势力就越大,就会带来更多的效率损失。第三,电商平台消费信贷扩充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输渠道。第四,由于消费者存在现时偏见,电商平台相比银行更有可能过度授信。这些结论值得监管机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