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危机

  • 详情 金融开放度与发展程度差异对银行危机生成机制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各类模型的数据结构、制度背景等方面对各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对于银行危机的生成机制来说,关键在于控制不同情境下论证银行危机的不同生成机制。本文与他人研究的差异在于,很好地挖掘出了政府治理指数、金融开放度量指数、金融自由化指数,选取全球60个国家24年的大样本数据运用Panel Logit模型分析开放条件下银行危机的生成机制,并论证了在不同金融开放程度与金融发展程度下银行危机生成机制的差异。
  • 详情 单体银行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随着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金融机构间竞争加剧,银行体系的稳定正受到更多不确定因素的冲击,银行出现危机的可能性也不断上升。如何预警危机,提高风险识别的灵敏性和预见性成为监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回顾世界各国预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单体银行风险早期预警体系的原则、目标、指标体系和方法,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有效性检验。
  • 详情 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传导机理及其风险防范——从美国次级贷危机谈起
    银行机危机传导往往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在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中,银行部门的流动性不足常常成为银行危机传染的先导,2007年8月的美国次级贷危机正是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本文以商业银行流动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流动性偏好模型,分析比较了在流动性冲击干扰下,不完备银行间存款市场结构和完备的银行间存款市场结构中银行危机传染的机制。银行危机传导的理论分析有利于我国经济开放过程中金融风险的防范。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 详情 银企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分析
    转轨国家经济中的银企关系问题是关系到国有企业和银行系统健康发展和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银企关系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历来是银企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微观经济中,产生这种道德风险的根源在于政府与银行的借贷政策的预算软约束,以及缺乏竞争性的、集权的金融制度。事实上,在这一体制条件下,银行居于债权人位置却不能对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实行有效地控制,进而恶化企业的治理结构。不仅如此,银企关系中的道德风险还破坏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导致银行危机和经济动荡。
  • 详情 从商业银行经理与企业经理的博弈来分析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
    内容提要:银行不良贷款是产生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高不良资产对银行和经济有重要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自1980年以来在181个成员国中,有133个国家都经历过严重的金融问题或危机,占全部成员国的74%。发生金融问题的有108例,其中,由银行不良资产引发的有72例,占67%,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个国家,共 41起,其中因金融不良资产引起的有24起,占59%。所以研究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背景。本文的结论是:在不考虑市场风险和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微观机制是委托人监督检查不严格和代理人(借款者)有逃债的动机造成的。
  • 详情 论西方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的逻辑联系
    本文第一部分的引言主要分析了出现银行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几种可能情况,这几种可能情况将不同程度地造成金融的波动和对经济的影响。指出了研究西方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的研究状况与金融脆弱性理论间的逻辑联系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西方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的研究状况。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国外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间的逻辑联系,同时也分析了西方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间的区别。
  • 详情 从商业银行经理与企业经理的行为来分析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
    银行不良贷款是产生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高不良资产对银行和经济有重要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自1980年以来在181个成员国中,有133个国家都经历过严重的金融问题或危机,占全部成员国的74%。发生金融问题的有108例,其中,由银行不良资产引发的有72例,占67%,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个国家,共 41起,其中因金融不良资产引起的有24起,占59%。所以研究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背景。本文的结论是:在不考虑市场风险和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微观机制是委托人监督检查不严格和代理人(借款者)有逃债的动机造成的。
  • 详情 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与国外商业银行破产的成熟立法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现行处理银行危机的方式也表露出诸多弊端。因此,有必要排除理论和实际的障碍,制订一部行之有效的《商业银行破产法》。
  • 详情 建立和分析最优银行不良贷款的动态模型------兼谈对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的解释
    日本、韩国等国家曾经因为银行不良贷款造成了银行危机和一定程度上的社会问题,银行不良贷款已经成为一个令经济界、政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银行不良贷款是一种“金融污染”,会对一个国家的福利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现有文献的不足出发,精心设计了一个含有贷款、银行不良贷款的社会福利函数(效用函数),建立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最优动态路径模型,对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与路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许多有用的结论。文章最后针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