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效率

  • 详情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等若干指标与效率之间关系 -----基于14家上市银行07年至09年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DEA 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估计,并利用计量方法对影响银行效率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银行的盈利能力与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代理成本的减少有利于提高效率,部分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 详情 基于PCA方法的我国上市银行效率测度及比较
    在“上市”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本文选取2007年我国13家上市银行,根据其2007年年报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及构建上市银行效率水平模型,测度各银行的效率值。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银行的效率较低,成长性状况较好,盈利水平有待于提高,银行间效率差距水平显著。最后本文就此提出简短的对策建议。
  • 详情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结构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本文以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计量模型对1994-2005年间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结构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共同决定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同时发现竞争程度和基础业务能力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有影响,预算约束和金融创新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中国商业银行提高效率的途径是注重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速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大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适当扩大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的规模,保持银行业适度集中度,并注重健全金融法律制度、重塑银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
  • 详情 混业经营条件下银行集中与效率:基于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分析
    本文基于亚洲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混业经营下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银行集中会带来两种相反作用的效应: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银行集中度提高所带来规模经济上升促进银行效率;相反专业化经济下降损害银行效率。实证分析(1)支持理论所表明的均衡关系,银行效率与银行集中等变量存在协整关系。(2)混业经营条件下, 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经济效应大于专业化经济效应。因此混业条件下,提高银行效率必须寻求有效途径,加强竞争,适度提高商业银行的集中度。
  • 详情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通过选择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进行测度。分析了各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并结合规模报酬判断定理对样本银行的规模报酬情况进行确定。结果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成本效率明显高于四大国有银行,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成本无效主要来源于银行配置无效,银行技术无效主要来源于银行规模无效。最后本文将测算的银行成本效率值作为因变量,将可能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产权结构、不良资产率、资本充足率等因素为银行效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提出提高我国银行效率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