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竞争

  • 详情 区域壁垒和中国城市的银行业竞争格局
    本文探讨了区域壁垒对中国城市银行竞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壁垒和地理壁垒都会导致不同城市间的银行竞争水平存在差异,但影响程度随时间在下降,不同区域壁垒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国有银行天然具有跨区域经营的特点,因而呈现出差异性的结果。具体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受文化壁垒影响,而不受行政壁垒影响;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受行政壁垒影响,而不受文化壁垒影响。行政壁垒会影响银行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但文化壁垒的作用并不显著。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时期,应构建结构合理的银行市场体系和分工协作的银行机构体系,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服务于资本在全国的最优配置,中小金融机构聚焦当地实体经济,结合当地文化开展业务创新。
  • 详情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2001-2008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
    构建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数对中国14个代表性上市商业银行8年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发现加入WTO后,各个银行在2002-2006年间的综合业绩增长缓慢。国有商业银行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后,其竞争力有所提升,但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还有一定差距;选取面板数据进行逐步回归检验,发现流动性能力、盈利能力、公司治理能力、资本充足度等传统因素对银行竞争力影响显著,而高级要素科技创新、业务结构等对银行竞争力的恭献度不大。
  • 详情 存款竞争、资本要求与银行风险承担
    本文利用环形城市模型引入银行对于消费者存款的竞争,试图说明:银行之间针对存款的竞争将迫使银行提高存款利率,进而加剧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此外,银行竞争程度越激烈,其过度风险承担的问题越严重。为了缓解这一问题,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降低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减轻过度承担风险的问题;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提高银行资本要求,部分地降低银行过度承担风险的动机。
  • 详情 信用风险与整体风险的一致性角度下的银行竞争作用研究
    信贷自主和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逐渐形成,中国银行机构面临巨大挑战。本文 在多投入多产出系统下估计了银行 Lerner 指数值,并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技术对中国银行业 1998-2010 年具代表性的 14 家银行的竞争与稳定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银行贷款市场管制的不断放松促进了价格竞争格 局的形成。(2)银行竞争对银行稳定性具有门限效应,仅在高市场力下显著,且并不否定非线性关系的存在;(3) 市场力在信用风险和银行整体风险上的影响并不必然一致。
  • 详情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战略合作决策研究
    允许外资银行以少数股权形式与中资银行战略合作是中国银行业开放和中资银行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此 背景下,本文首先建立两本地银行间的信贷市场竞争模型,以此为基础,本文再考虑外来银行与本地银行之一战略 合作以及未来控股本地引资银行的可能性, 然后通过构建控股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和少数股权合作决策模型, 研究 了外来银行与引资银行合作决策的交互行为。研究结果表明: (1)除了本地信贷市场规模及其高速增长是吸引外来 银行与引资银行合作的原因之外, 未来控股引资银行的可能性将是吸引外来银行与本地银行合作的更重要原因; (2) 如果外来银行不与本地银行战略合作而是在将来与已参与战略合作的外来银行竞争控股引资银行, 那么他将在竞争 中失去机会; (3)如果外来银行与引资银行战略合作、付出努力开展新业务降低贷款客户交易成本,则现有少数股 权合作机制下难以有效激励外来银行贡献自己的努力水平, 而未来控股的可能性更削弱了外来银行贡献努力水平的 积极性,这既不利于引资银行也不利于整个本地信贷市场; (4)为了改变不利局面,引资银行应在少数股权合作机 制中加入 “如果外来银行在战略合作中努力水平没有达到一定标准, 将来将只能恶意收购引资银行” 的新约束条件。 新约束条件改变了不利的情况,同时,相对于高约束指标,低约束指标更能促使外资银行在低股权比例上贡献高努 力水平,更能提高引资银行所得新增净价值和整个合作银行价值。
  • 详情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探析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虽日趋激烈,但在对企业授信审查时却过多地关注企业能否提供足值的不动产进行担保,这造成了主要拥有存货和应收账款等动产而不动产很少的中小企业无法在银行获得融资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也可以为商业银行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开展此类业务形成了较大制约,可采取信用增级、账户监管、双额度控制、合同文本管理、在线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来控制风险。
  • 详情 产权结构、存款保险与银行竞争—基于Bertrand模型的研究
    本文通过比较双头寡占下价格竞争的纯粹寡占模型和混合寡占模型,讨论了存款保险和产权结构对银行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部风险控制不能代替银行内部风险控制。(2)风险调整的存款保险制度依然可能会引起道德风险。但风险调整存款保险制度与固定费率存款保险制度相比,会降低道德风险。(3)固定费率存款保险制度中风险对利率的敏感性小于风险调整存款保险制度。(4)当银行贷款利率和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给定时,产权结构不影响银行的风险选择。
  • 详情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与比较
    本文是根据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 的部分内容修改而成。文章通过定量分析模型计算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1998年至2001年的总体竞争力排名以及一些单项排名,比较了与美国花旗银行的竞争力差距,以期较为全面地衡量和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态势。
  • 详情 开放经济•金融供给•风险防范---浅议“招商引资”的金融支持
    世贸组织的加入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各地纷纷将“招商引资”作为政府部门的“一号工程”,这对金融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开放经济,商业银行如何通过有效供给对“招商引资”提供金融支持以规避风险,并通过一流的服务提供良好的金融软环境、增加金融支撑力,已成为中资银行的一个工作重点并将引发成与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