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融资

  • 详情 IPO 融资能够有效提升创业公司运营绩效吗?
    本文通过对 200 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IPO 前后的经营业绩分析,研究外部 IPO 融资对上市公司内生经营绩效的影响,利用回归模型来分析 IPO 在多大程度上分别对五 个经营绩效指标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创业公司在上市后的第一年主要利用 IPO 资金来调 节公司的债务水平,而在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并非 IPO 融资所贡献,且这些经营指标的 增长并未实现公司总体运营绩效的同步提升。IPO 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相关的运营绩效 影响甚微,虽不同行业和省份的企业表现略有差异,说明大部分的上市企业未能有效利用 IPO 资金来提升其经营绩效。
  • 详情 国有股权与公司IPO 中的审计师选择行为及动机
    审计师选择是审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国有股东在中国A 股IPO 市场审计师选择行为及其具体动机。我们发现,国有股东不太愿意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其 原因既不是因为高质量的审计师有更强的能力限制国有股东或管理者的代理问题,又不是因 为国有股东可以代替高质量的审计师在降低IPO 融资成本过程中的作用,也不是因为国有 股东可以替代高质量审计师的保险作用,而是因为国有股东会损害高质量审计师声誉机制的 发挥,进而损害了其在降低IPO 融资成本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于丰富和深化我们关于中 国A 股市场审计师选择行为和审计师声誉机制作用发挥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详情 询价制下我国 IPO首日二级市场收益率的研究
    本文以 2005—2008 年期间我国对 IPO 实行询价制以来的 280 个 IPO 样本为研究对 象,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气氛两个方面对我国 IPO首日二级市场收益率及影响该收益率的 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IPO首日的市场平均收益率和换手率显著的正相关于首日二级 市场的收益率,首日开盘价、一级市场收益率、公司年龄等变量显著的负相关于首日二级 市场收益率,而股票的发行价、IPO 融资总额、不可流通股比率和承销商声誉对二级市场 收益率的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