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贵阳银行年报披露利率风险存问题会误导投资人
    贵阳银行是申请拟上市银行,其2011年报披露其利率风险存在不同账户利率风险错误合并计算利率风险和一些资产负债“重新定价日”计算不准确的问题,可以看出该行的风险管理问题较大,如果这样的银行上市,其年报会给投资人带来错误的投资误导。
  • 详情 私募基金管理者的收益定价、风险选择与契约设计
    考虑到市场非完备和私募基金管理者风险厌恶的实际情形,本文根据效用无差别原理,得到基金管理者收益的确定性等价价值满足的偏微分方程,并运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风险中性时的非系统风险溢价为零;非系统风险溢价的增大使得收益价值是自有资金率的递增凹函数;管理者的风险选择决定于非系统风险和风险厌恶程度,在有限期的情形下,风险中性型管理者会选择无限大的基金波动率,风险厌恶程度低(高)的管理者会选择尽可能大(小)的基金波动率;并从确定性等价的角度讨论了契约设计问题。
  • 详情 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的一个改进 ——基于动态面板估计的实证分析
    本文分析了截面数据操纵性应计模型可能存在的两类内生性导致的估计偏误。提出使用动态面板对操纵性应计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1999—2011年中国A股相关数据,检测动态面板模型和其他模型犯第Ⅰ类、第Ⅱ类错误的频率及审计师意见与各模型估计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关性分析,检验了动态面板模型与其他模型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动态面板模型第Ⅱ类错误检验显著优于其他模型;第Ⅰ类错误、审计师意见检验上动态面板模型检测能力与其他模型相近。同时本文讨论了动态面板模型的成本及局限性。
  • 详情 基于BP神经网络动态模型与ARMA模型的人民币汇率预测
    本文选取了2011年1月1日到2012年10月10日的人民币汇率作为数据源,采用了BP神经网络动态模型与ARMA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预测人民币汇率的涨跌方向上和预测人民币汇率大小偏差上,BP神经网络动态模型的预测效果都要好于ARMA模型的预测效果。
  • 详情 热钱流动对资产价格波动和金融脆弱性的影响
    本文在对热钱流动导致资产价格波动进而影响金融脆弱性的进行系统论述的基础上,基于国内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月度股票收益率和房屋价格指数,利用SVAR模型研究了热钱对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钱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有着长期均衡关系,热钱流入显著推动了股票价格指数上涨,并得到股票收益率波动的30%是由热钱异动所致,但热钱对房屋价格指数影响相对较小,表现在房价变动中20%与热钱流动有关;另一方面发现股价上涨同时对房地产市场价格有着正向影响,被抬高的房价会进一步吸引热钱的流入。基于热钱对金融稳定与脆弱性的影响,提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机制,合理疏导等治理热钱的政策建议。
  • 详情 媒体关注能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吗?——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媒体关注通过行政机构介入机制、声誉机制和市场机制促进了公司透明度的提高,以我国2010-2011年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媒体关注对公司透明度提高的影响,我们发现,媒体的负面关注和非负面关注都能够促进公司透明度提高,且媒体负面关注对公司透明度提高的影响较大;在我国东部地区,媒体负面关注能够促进公司透明度提高,在我国西部地区,媒体关注对公司透明度提高的影响较小;在国有上市公司里,媒体关注能够促进公司透明度提高,在非国有上市公司里,媒体关注度公司透明度提高影响较小。
  • 详情 法律环境、媒体监督与代理成本
    本文以我国2007-2011年受到监管机构处罚的违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法律环境、媒体监督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在这些违规样本公司中,上市公司所处法律环境越好,公司的代理成本越低;媒体的负面监督越多,公司的代理成本越低;在不同的法律环境下,媒体监督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不同。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在国有上市公司还是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法律环境的提高都可以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而媒体监督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的公司却表现出了差异。综合本文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可以完善法律环境、加强媒体监督来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 详情 Contingent capital with repeated interconversion between debt and equity
    We develop a new type of contingent capital, called contingent convertible security (CCS), which is like a 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 (CCB) but differently can be interconverted \emph{repeatedly} and automatically between debt and equity depending on two specified levels of the cash flow generated by the firm that issues the CCS. We derive closed-form expressions of the equilibrium prices of corporate securities and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when the cash flow of the firm is modeled as geometric Brownian motion. Especially, we provide very simple formulas on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including a CCB. We show that the CCS can not only decrease default risk like a CCB, but also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firm's value. In particular, the CCS can be used to solve financing problem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s well as banks.
  • 详情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Selection with Exchange Rate Risk: A Behavioural Portfolio Theory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selection with exchange rate risk based on behavioural portfolio theory (BPT). We characteriz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BPT problem with a single foreign market has an optimal solution, and show that the optimal portfolio contains the traditional mean–variance efficient portfolio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exchange rate risk, and an uncorrelated component constructed to hedge against exchange rate risk. We illustrate that the optimal portfolio must be mean–variance efficient with exchange rate risk, while the same is not tr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investors unless certain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We further establish that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selection in the BPT with multiple foreign markets consists of two sequential decisions. Investors first select the optimal BPT portfolio in each market, overlooking covariances among markets, and then allocate funds across markets according to a specific rule to achieve mean–variance efficiency or to minimize the loss in efficiency.
  • 详情 我国是否存在SHIBOR操纵事件:基于挂钩SHIBOR理财产品的假设检验
    LIBOR操纵事件给我国如何规范发展SHIBOR敲响了警钟。近年来商业银行挂钩SHIBOR理财产品的大量涌现,SHIBOR报价银行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存在高报或低报SHIBOR的内在动机。对此,通过对某报价银行2010-2011年期间7天SHIBOR和3月SHIBOR理财产品的分析,从而对该期间SHIBOR是否存在高报或者低报的操纵行为进行假设检验。检验表明,在理财产品销售期间,报价银行可能存在高报SHIBOR行为,以提升人们对预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期望,而在理财产品的计息日期,未发现低报SHIBOR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