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性与公司绩效
    长期投资理念一直为监管部门所大力提倡,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会对公司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利用2005-2009年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季度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稳定性对公司绩效(包括经营业绩与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稳定性越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越好、市场价值(托宾Q)越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仅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与机构投资者持股的稳定性存在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稳定,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本文的研究支持了机构投资者具有公司治理作用的观点,同时为监管部门所提倡的长期投资理念提供了证据支持。
  • 详情 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支出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有效刺激消费需求十分重要。本文选取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6年的财政支出各项的数据以及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以财政支出为出发点,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VAR模型探讨财政支出结构对于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性补贴支出与文教科学卫生对于消费性支出有挤出效应,而挖潜改造费用对于消费性支出有促进作用。因此,合理改善财政收支结构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
  • 详情 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公允价值会计已在实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决策相关性理论研究上已取得许多重要进展。但对于涉及定量分析的问题,如,“如果两个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同,这两个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相等”,现行的公允价值理论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其原因是,当前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研究尚缺乏模型化研究范式。通过评述现有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研究公允价值理论研究缺失经济模型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构建模型化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思路。
  • 详情 借贷投资和资产价格泡沫:理论与实证分析
    现代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借贷投资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收益不对称和风险转移问题,这会造成资产价格膨胀形成泡沫。文章选择代表性投资者的借贷投资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贷款价值比(LTV)进一步扩展Allen-Gale模型,并用LTV的动态调整来说明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泡沫生成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通过模拟分析得出:利率不变时,LTV越大,资产价格泡沫程度越大;LTV不变时,利率越低,资产泡沫程度越大。因此,遏制资产价格泡沫的关键是降低LTV、提高利率。
  • 详情 现金流波动、盈利稳定性与公司价值: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本文分析1999-2008年沪深上市公司年样本数据,发现现金流波动率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而盈利波动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分解盈利波动率,结果表明投资者能够辨识盈利中各组成部分的信息内涵,对于现金流波动和盈余操纵程度较低的公司给予更高的估值。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现金流波动率主要通过提高投资者的权益资本成本来影响公司价值,其中由市场环境导致的系统性现金流波动率发挥主导作用。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层应当通过风险管理手段降低现金流波动率,从而提高公司价值。
  • 详情 基于流动性风险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在现有的资产定价理论基础上,研究了非完全市场下的风险资产定价问题。首先在无套利下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定价,得到流动性风险的市场价格,进而给出了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有效前沿。再从风险构成的角度给出了流动性风险的测度和市场价格,推导出两种形式的基于流动性风险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相对量表示风险的LBCAPM和以绝对量表示风险的LBCAPM)并揭示了资产期望回报的形成过程。最后,介绍了定价模型的应用前景。
  • 详情 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要不断完善
    为规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关部门公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总体而言,《管理办法》明确了定价原则、价格种类、制定调整、明码标价、规范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形成了较合理的规范体系。尽管如此,《管理办法》还需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应当融入金融反垄断理念,确保金融市场良性竞争,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以推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稳中求进。
  • 详情 贸易收支模型与货币政策
    贸易收支模型可预测一国贸易收支情况,货币政策能对贸易收支模型起到干预作用。
  • 详情 中国银行业抗兑付风险简易模型及中国银行业一危险监管漏洞分析
    设计了一个中国银行业抗兑付风险简易模型。
  • 详情 美元M3简易测算模型
    只需明确欧元M3的具体数据、欧美汇率,即可测算美元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