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中国宏观经济时序的平稳性再考察——内生突变与平滑转换(博士生论坛征文)
    对宏观变量是由确定性趋势所主导还是由随机趋势所主导的区分涉及预测精度以及潜在数据生成过程的认知理念等问题。在不考虑结构变化条件下,大多宏观序列是单位根过程的观念被广为接受,但结构变化是数据的常见特征,并且相当一部分都是平滑转换的渐变过程,本文重在强调将这种效应考虑在内时单位根观念的认知需要扭转。文章用傅立叶级数逼近的方法拟合含有结构变化的序列,与先前研究不同的是在处理突变方式上把对突变位置和突变方式的估计转化为恰当频率的选择问题。对中国15个代表性宏观时序的考察说明只有股票价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有充分的理由被认为是单位根过程的实现,而其他变量——包括实际GDP和进出口——被视为平滑转换的趋势平稳过程更为合适。这意味着排除掉平滑转变的结构变动后,中国的经济周期确实是围绕在确定性趋势上的波动,具有较长持续性效应的冲击不是整个噪声扰动,而仅是造成结构变化的历史事件。在政策内涵上,本文的结论支持了由政府主导的意在改善基本面的大型冲击是有可能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发挥积极作用的观点。
  • 详情 QFII的A股市场垂直绩效(博士生论坛征文)
    QFII在A股市场将近10年的投资实践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绩效评价前提,而国内文献主要基于水平的视角、通过对国内投资同行(尤其是基金)的交易行为和投资对象(上市公司)的内外治理影响进行总量研究。在概念准备和指标选择的基础上,构建了考察其垂直分层绩效的理论框架,并且根据沪深A股市场的指数收益率变化,实证计量了依次推进的三个层次,以推进QFII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供A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规制参考。结论为负的一定的审批政策效应、正的微弱的资金数量效应和负的比较显著的策略溢出效应,据此给出了适度加大QFII的资金审批额度、恰当改进股票投资税收政策和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的监管改进建议。
  • 详情 汇率波动区间的 “中间陷阱”及其检验:兼论人民币汇率的合意波动区间(博士生论坛征文)
    本文从外汇市场异质性交易者的假设出发,从理论上研究中间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合意波动区间。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区间存在着一个我们称之为“中间陷阱”的不稳定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外汇市场的投机势力对汇率走势的作用过大,由此当经济冲击发生时,经济体的“市场效应”与“自我调节效应”的方向相反,且无法被“自我调节效应”抵消,从而导致经济体无法向均衡状态回复。各国应根据本国经济状况及外汇市场的投机者比例选择合意的汇率波动区间。本文还提出了识别一国汇率波动区间“中间陷阱”的简洁的实证检验方法。进而实证检验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处于哪个区间,发现其正处于“中间陷阱”,并不是合意的波动区间,因此本文认为进一步扩大汇率波动区间是我国汇率政策选择和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
  • 详情 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因素——基于我国汇改后月度数据的经验分析(博士生论坛征文)
    持续的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金融稳定的重要问题,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亟需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从经济基本面、汇率制度和国际因素三个维度选择影响汇率预期的13个经济变量,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经济基本面维度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再进行因子回归分析,发现贸易差额因子、即期汇率走势和美元指数是影响短期汇率预期的主要因素,而竞争优势因子、美元指数和国际政治压力是影响中长期汇率预期的主要因素。更进一步地,本文进行递归方差分解分析,发现美元指数和贸易差额对短期汇率预期波动的贡献度较大;而净对外资产和BS效应对中长期汇率预期波动的贡献较大。
  • 详情 A reinvestigation of the post July 2005 RMB exchange rate regime(博士生论坛征文)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new RMB exchange rate regime rigorously, we employ the STARTZ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 of RMB NEER from June 1, 2006 to May 30, 2008, We find that a managed float with a target central parity and without an explicit band best describes the daily movement of 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RMB and a basket of currencies. We also find some peculiar attributes of the RMB NEER such as small conditional variance and stronger effect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in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 详情 银行业规模结构、中小企业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
    如何缓解中小企业信贷困境始终困扰着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本文选取中国各地区1999-2007年间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具体考察了银行业规模结构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更少、期限结构更短。同时,我们发现随着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上升,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银行信贷之间的差异随之缩小。这表明,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最后,我们发现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上升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
  • 详情 开放经济中的最优通货膨胀(第二版)(博士生论坛征文)
    世界各国政府积极推行通货膨胀目标政策,导致了今天的资产泡沫,价格的发散以及全球性通胀,而利率的长期偏离又可能再一次将世界经济拖入泥潭。本文建立了具有工资和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小型开放经济模型,分析了Ramsey均衡下的最优通货膨胀以及与之对应的最优利率。分析表明:开放经济中最优的通货膨胀率为负的零边界,与之对应的最优名义利率为通胀与资本的实际回报比例之和,通胀和利率成配对最优关系,即通胀政策要求与之匹配的利率政策;同时,在开放经济中,Ramsey均衡的通胀和利率政策对本国的一价定律缺口及本国的贸易条件具有改善趋势,这并不意味着,紧缩型的最优通胀和大于零的最优实际利率会引致开放经济中本国处于不利的外部均衡位置,而是具有更多的贸易条件优势,更重要的是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下,Ramsey均衡的通胀和利率政策将会使本国汇率具有贬值趋势,能够确保本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稳定的优势。
  • 详情 小企业融资对的非对称演化博弈分析(博士生论坛征文)
    本文基于银行与小企业有限理性的假设,运用演化经济学的非对称进化博弈方法分析了小企业融资问题,认为企业能否得到贷款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规模无关,而与企业项目的成功概率、抵押物的变现净额、企业贷款申请成本等高度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重点应放在建立利于小企业股权融资的金融体系与制度环境、大力发展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等政策建议。
  • 详情 Modeling Evaluation and CVA Calculation for Credit Default Swap(博士生论坛征文)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wo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binomial correlation measure”, we suggest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fault correlation it would be better to use structural approach rather than reduced form approach for pricing derivatives with two counterparties and its CVA calculation unless default intensities follow jump-diffusion process in latter one. In the second part, we derive the pricing model for CDS with counterparty risk and its CVA calculation by Black-Cox first passage time model in structural approach. Different from most of the previous paper our recovery is based on the CDS with counterparty risk, so the pricing model is a boundary-value problem of fully-nonlinear PDE. To solve it, we introduce an approximation problem by penalty model in reduced form approach by assuming an incentive function. Also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iteration approach are us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e convergence of approximation problem, iteration problem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a comparison between CVA with different recovery rules and also the impact of wrong-way risk and right-way risk on CVA.
  • 详情 寿险个人客户现金流价值及业务价值的数据挖掘(博士生论坛征文)
    本文修改自某保险集团的客户数据挖掘报告,作者使用SPSS MODELER数据挖掘软件,遵从CRISP-DM数据挖掘方法论,对寿险个人客户的现金流价值及业务价值按商业理解、数据理解、数据准备、建立模型、模型评估和模型发布六步骤进行了数据挖掘,得到了数据模型和数据挖掘结论,并相应提出了寿险个人客户分类分级方案的建议和其它支持寿险业务发展的具体建议。本数据挖掘形成的政策建议包括:寿险个人客户可以按现金流价值和业务价值结合的方法进行客户的分类分级,客户分级用于对外宣传,客户分类用于内部管理,客户分级应比客户分类简单;此外,建议寿险公司重点开发适销高年龄段的高价值保险产品,建议加强对已婚客户的拓展力度,建议深入研究女性客户的保险购买行为心理等,以有效提高保险公司客户的现金流价值和业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