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中国银行体系关系型信贷的有效性:一个市场评价
    在不对称信息下,关系型银行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参与借款企业治理,降低代理成本。文章实证分析了1996-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布获得银行信贷公告后的市场反应,发现,上市公司发布获得银行授信和债务重组公告会引起股价显著性上涨。这表明,中国银行体系自1996年以来有意识地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的措施具有治理效应。文章还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司治理越差的公司,治理效应越显著。这种效应主要体现贷前甄别企业质量和贷后控制与救助方面,而在贷中监督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特别是限制企业滥用现金流方面则没有体现。
  • 详情 开放条件下的商业银行最优化行为与房地产价格泡沫——扩展的PW模型与中国经验
    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Pavlov和Wachter清晰地阐述了商业银行对抵押贷款看跌期权内在价值的低估导致资产价格膨胀,使其脱离基础价值,即产生泡沫。但是其假设条件缺乏一般性,并且没有考虑开放条件下的汇率风险。本文在对其假设条件进行修正,并添加汇率因素的基础上,对PW模型进行扩展,从而得出开放条件下商业银行最优化行为与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相关分析模型。最后,采用我国2005年7月至2008年9月的月度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基本证实了模型的结论:房地产价格与利差和汇率负相关,与存款利率正相关。
  • 详情 基于非线性结构的铜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的实证检验
    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间存在非线性结构的条件下,由于传统的线性格兰氏因果关系检验对其非线性因果关系甄别能力弱,因而无法准确判断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本文以上海期货交易所合约铜与现货铜为研究时象,采用修正的Baek-Brock检验方法对我国铜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铜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的非线性因果关系,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领先与滞后关系。鉴于价格序列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能由于信息流引起,因此,采用EGARCH模型分别对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序列进行波动率过滤,结果发现经过调整后的价格序列之间仍存在双向的非线性因果关系。
  • 详情 Trading Constraints and Illiquidity Discounts
    Imposed trading constraints act as an exogenous source of illiquidity, prevent free trading of restricted shares and make them be priced at a discount relative to their freely-traded counterparts with identical dividends and voting rights from the same listed firms. This paper numerically solves the theoretical illiquidity discounts for the case of long constraint horizons and then reconciles the contradictions in the results of various frameworks by identifying the effects of the unlimited and costless borrowings assumed in Longstaff (2001). With control of leveraged positions, illiquidity discounts increase with the volatility, and their size is greatly diminished. We also empirically test the theories within the unique setting of China, which has virtually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restricted shares worldwide. Large discounts are documented in two forms of transactions in restricted shares: namely auctions and transfers. The results empirically verify the theoretical findings by showing that illiquidity discounts in auctions increase with both the volatility and constraint horizons. The results from transfers, however, are not significant as the transfers are made privately and may be subject to price manipulation when the involved parties are related.
  • 详情 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价格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石油价格和储备一定是反比例关系,增加石油储备就可以抑制石油价格上涨似乎已经成为定论,本文利用相关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建立VEC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不同的储备在不同时段与油价的关系是不同的:WTI 价格与战略储备一直是正相关关系,2004年之前WTI 价格与美国商业储备CPR和OECD储备呈负相关关系,2004年之后转化为正相关关系,OECD与原油期货价格间的相互作用最明显,三种原油储备与油价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对油价影响有滞后。储备对油价的走势不产生影响,但可以抑制油价的波动幅度,储备相比汇率和供需变化及投机等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力较弱,所以单纯靠储备调整价格是不现实的,必须建立期货市场,并辅之税收等其他手段。
  • 详情 考虑便利收益的原油期货投机套利模型
    本文通过引入便利收益估值模型,将便利收益看成是某种期权的近似,对现有的套利投机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个包含便利收益的原油期货投机套利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期货价格受套利和投机共同影响,其中套利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投机在期货价格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近几年来原油价格的大幅涨跌与投机因素关系并不密切。
  • 详情 考虑便利收益的原油期货投机套利模型
    本文通过引入便利收益估值模型,将便利收益看成是某种期权的近似,对现有的套利投机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个包含便利收益的原油期货投机套利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期货价格受套利和投机共同影响,其中套利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投机在期货价格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近几年来原油价格的大幅涨跌与投机因素关系并不密切。
  • 详情 基于改进的EWMA期货保证金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文首先结合我国期货市场的实际,尝试引入香港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管理模型,依据价格变动量来确定期货保证金水平。利用GARCH模型对EWMA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衰减因子λ进行测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运用改进的模型,选取我国期货市场上三种期货合约交易数据进行测定,发现不同品种的衰减因子有显著不同,故对不同合约应有区别地采用相应的衰减因子,使期货交易保证金的计算模型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其次对本文建立的保证金模型的预测值、香港交易所现行的保证金模型的预测值和期货价格的真实波动值三者之间进行比较表明,本文所构造的保证金模型相比较香港交易所现行的保证金模型可在保证不降低风险覆盖率的基础上减少保证金的收取水平。
  • 详情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基于Copula函数的相依风险测度
    本文研究了沪深300股指和股指仿真交易收益率极端风险和相依关系。用DCC-GARCH模型描述了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动态的条件相关系数,并以极值分布为边际分布对四种常用的Copula函数进行了拟合,发现Frank Copula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为Clayton Copula。在此基础之上,对不同组合的VaR和CvaR进行测度,发现投资组合比例与风险之间呈现“U”型特征,这也为套期保值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式。
  • 详情 股指期货境外交易的联动影响研究
    研究境外股指期货市场与国内股指现市之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过程,有助于深化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理论,识别各个市场在价格发现中作用的大小。本文以香港H股指数期货与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为样本,研究境外异地上市股指期货与国内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波动溢出等的联动影响。研究发现香港H股股指期货是大陆主要股指的Granger原因,其波动也会溢出到大陆股市。而新加坡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对大陆股市不存在明显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更多受到大陆本土市场的影响。最后,论文给出了研究结果对我国开展股指期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