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新汇率制度下我国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配置的理论分析与实证
    面对已稳居全球第一且预计仍会不断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这一事实,面对 2005 年7 月已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这一契机,如何从币种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缓解外 汇储备管理的压力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为研究对象,采 用着重于风险-收益分析的马柯维茨资产组合模型作为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配置的基础理论 分析框架,并通过逐步加入进出口贸易结构、外债结构以及汇率制度等约束条件,来兼顾 考虑外汇储备的功能需求与投资需求。通过收集理论模型所涉及的实际数据,借助MATLAB 中的quadprog函数,本文进行了实证计算。实证结果表明:(一)在进出口贸易结构、外债 结构和汇率制度这三个因素中,汇率制度在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配置上的影响最大;(二)如 果考虑人民币盯住美元,则2007 年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权重为64.27%,相反,如果不考虑 人民币盯住美元,则2007 年美元在外汇储备的权重仅为37.79%。由此可见,在现行的以市 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政府应逐步降 低其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权重,并逐步提升英镑、欧元、日元等币种的权重,以缓解在当前 较为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的外汇储备管理压力。
  • 详情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通胀影响与人民币升值对策——基于 AD-AS框架的模拟分析
    本文在 AD-AS 框架下构建模型,针对地震和人民币升值可能对总供给、总需求方 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预测,定量估测了汶川大地震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尤其是通货膨胀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在目前通胀形势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我们应抓住地震灾后重建机遇,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既有利于抑制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能抵消因出口需求下降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影响,避免经济陷入滞涨局面。
  • 详情 中国应开放人民币NDF市场吗?——基于人民币和韩圆的对比研究
    本文针对人民币和韩圆分别考察了不完全关闭 NDF、关闭 NDF、不完全开放 NDF 和开放NDF背景下 SPOT、DF 和 NDF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信息流动特征,对不同开放背景下货币当局的政策效果和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DCC‐GARCH 的研究结果表明:开放 NDF 市场会促进 SPOT、DF 和 NDF三个市场之间的一体化程度,但同时也意味着波动的相关性大大提高,且 NDF市场通常为波动来源,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央行干预的有效性。在 DF市场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关闭 NDF市场,可能会有利于 DF 市场的发展,减少 NDF在汇率定价中的影响力。?
  •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改进:2002~2006
    本文以 02 年和 06 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查报告为基础,挑选了18个指标构建了公司治理总指数及四个分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 06 的治理状况相比 02 年有显著的改进,但改进的程度不大。公司治理指数的增加总体上会带来公司 Q值的提高,但对于治理改进较小的公司而言则相反;内生性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的完善可能是由于其 ROA的变化而导致的,且对于治理改进较大的公司而言可能还有 Q的原因;对各个分指数的分析表明公司治理对 Q的影响是四个分指数综合影响的结果,而除了公司内控与激励机制以外的分指数都会对 ROA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治理改进的因素分析表明改进主要是由 Beta 系数的降低、融资需求的增加、公司外部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兼并或借壳上市等因素所导致,同时公司 Q的变化并不会导致公司治理状况的显著变化,ROA的变化却有显著影响。
  • 详情 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截面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借鉴了心理学家在赛马赌博中发现的规律,对投资者情绪对股票的截面效应进行了理论推测:认为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的存在,具有极高成长机会的、处于亏损状态的、上市历史较短的、资不抵债的和公司规模较小的股票更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二)基于调整后的封闭式基金折价指标和换手率构建了一个新的投资者情绪指标,选择总市值、市盈率、市净率和上市历史的高低长短来构建特征组合,通过非参数统计和回归模型来实证检验情绪指标的变动对特征组合收益率的影响并做出解释,同时通过考虑系统风险的情绪变化与其他情绪代理变量来验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市值较小的、亏损的、市盈率较高的股票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情绪指标对不同市净率组合的影响模式取决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当由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而导致组合具有较高的市净率时,组合对情绪波动敏感程度要小于由于增长率较高而导致市净率较高的组合;情绪指标对上市历史不同的股票组合的影响模式并不符合理论预期。
  • 详情 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条件---持续经营时间放宽的风险
    本文以沪深两市1998年-2004年上市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IPO过程中部分公司获得持续经营时间条件放宽对其在IPO中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持续经营时间满足条件公司,此类公司由于具有更大的操纵盈余内部机会,而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从业水平未能够监督和约束这种机会,故其呈现出了更严重的盈余操纵行为。由于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者的盈余操纵动机强于国有控股公司,在此现象中其表现出更严重的盈余操纵行为。十大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呈现出了对此类公司操纵盈余的监督和约束能力,而非十大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未显示出这种能力。
  • 详情 分析师与股票价格同步性的实证研究
    本文利用中国A-股市场2004-2007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分析股票价格和市场指数同步性与跟踪分析师人数的关系,在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固定效应控制了内生性基础上,发现股票收益同步性与分析师人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说明我国股票分析师提供的信息主要是泛市场的而不是公司的基本面信息。该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证券市场的发展,有赖于分析师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详情 KMV模型的修正及其应用
    KMV模型是一种利用公司资产市场价值及其波动率以及负债的账面价值来评估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违约预测模型。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KMV模型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和特征,充分考虑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别计价以及违约点设定的问题对KMV模型进行了修正。并通过选取我国上市公司的24支*ST股票和24支正常股票作为研究样本对修正的KMV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ROC曲线对修正后的KMV模型度量信用风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违约距离(DD)能够有效识别*ST公司与正常公司之间信用风险的差别,KMV模型在我国股票市场环境下具备整体有效性的结论。
  • 详情 增发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2007年的样本数据
    本文通过事件分析法,以2007年沪深两市预案公告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增发新股引起的是正的超额收益率,对定向增发而言,这一结论尤为显著。此外,对于公开发行信息的影响在公告日前就已经明显表露,对于定向增发,信息似乎泄露得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