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高发成因与约束机制
    本文在对医疗保险领域导致道德风险高发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医疗保险模式设计、医疗保险宣传教育机制建设、医疗保险基金使用过程中的控制机制、在保险法律规范内逐步展开直接参与医疗保险诊疗环节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高发控制机制。
  • 详情 引资、引智与引制: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实证研究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05年12月31日前完成引资的13家中资银行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引资”、“引智”和“引制”的角度实证检验了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短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的两年内,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得到了明显提,业务结构、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在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的成效并不显著,银行的盈利能力在短期内也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 详情 亚洲股市与汇市联动:地域规模决定—MGARCH模型对多元波动的测试
    前期研究试图用利率变量来解释股价和汇价联动,但经验分析难以获得证明和支持。随后又有大量文献研究各国股价联动或汇市之间联动,但涉及国家样本太少并且尚未获得一致的结论,难以说明这些结果具有普遍性质。Hyuk Choe et al. (1998)首次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本土投资者在危机来临之前的抛售行为快于外国投资者,随后又有大量研究对此进行证明,但都是局限于从股市到股市的研究,极少涉及汇市与两国股市的联动。本研究采用了MGARCH模型(三元GARCH)证明了汇市与两国股市的联动。研究领域不再仅限于从股市到股市,而且两者之间的汇市也受其波及。本研究的结果证明:金融市场规模的不对称性会影响联动出现的显著性;地域和规模越接近,三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就越强。这也证明了亚洲金融市场联动具有地域规模特征。
  •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
    本文在改进BW指数构建方法(2006)的基础上,利用封基折价等6个单项投资者情绪测量指标,剔除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构建了一个能较好衡量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的综合指数(CICSI)。在此基础上,应用CICSI实证检验了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收益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并通过费暄变换检验发现,从中短期来看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收益的影响可能远大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说明国内股市投机气氛较浓;最后,检验了“牛、熊市”背景下情绪对收益的影响,发现在熊市行情中情绪反向提前作用于收益,而牛市行情中情绪与收益存在着正反馈关系。
  • 详情 关于投资者行为和股票价格行为
    这篇研究报告概述笔者在投资者行为和股价行为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对传统技术分析的科学内涵和目前技术分析理论科学水准偏低的原因作了简要的说明。论文还对导致有效市场理论与股票市场现实完全不符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此外,论文还对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金融学的不科学内涵作了简要的评述。
  • 详情 有效市场假设的死亡
    本文概述笔者在投资者行为和股票价格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上取得的研究成果。. 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简要分析随机行走理论的主要错误、详细阐述和系统分析有效市场理论的错误、深入分析经济学家构建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要素(如理性预期和理性投资者)的非科学内涵。论文还对Samuelson (1989)、Fama (1998)和 Malkiel (2003)、(2005)的研究结论作了简要的评述。 论文结论表明:有效市场理论根本不是股票市场现实的合理近似,其科学性近似于零。 此外,论文还对一些杰出的投资者成功战胜市场是否归因于运气等与有效市场理论相关的问题作了全新的解说。
  • 详情 中国股市动量投资策略和逆向投资策略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市场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假设,采用买入过去赢家卖出过去输家的投资组合,对中国股市的动量投资策略和逆向投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而且,将Lo和Mackinlay(1990)单期收益分解拓展到多期,对组合收益进行分解。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 详情 国内外金属期货市场“风险传染”的实证研究
    本文比较研究国内外金属期货市场“风险传染”,并提出了波动溢出项。我们发现国内市场存在特有的期铜向期铝的单向波动溢出,不可预期的随机行为导致铜市场风险在铝市场被放大。而且,宏观经济因素不是波动溢出的主要内因。另外,国内金属期货市场对宏观经济冲击反应具有非对称性,国内金属期货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作用具有非对称性。我们建议关注期铜风险;应避免在期铜价格波动较大时,推出新金属期货品种;进一步培育期铝市场。
  • 详情 中国股市价格泡沫的马氏域变方法检验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并建立股市价格变动的齐次和非齐次马氏域变(Markov Switching)模型,对1996年1月到2007年8月间我国上证指数的理性价格泡沫情况进行了度量。检验结果显示上证指数价格泡沫主要集中在1996年1月到1997年6月、1999年全年以及2006年11月到2007年8月三个阶段,尤其是从2006年底到2007年8月泡沫迅速膨胀并达到了较高水平。接着本文将分析扩展到对深证指数价格泡沫的度量并验证了沪深两市的联动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针对股市泡沫问题的政策建议。
  • 详情 基于MS-VECM模型的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分析
    本文在分析新兴金融市场中替代性金融资产之间的影响下,运用MS-VECM模型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isher假说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成立,而汇率对股票市场收益具有正的影响,M1对其影响则随着状态不同而不同,替代性资产与股市收益的影响(如无风险利率、标准普尔指数收益)在早期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具有负的影响,在后来具有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