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治理环境、产权结构和控制权价值
    本文以2001-2004年间使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174笔大宗股权交易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外部治理环境和产权结构对大股东控制权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的外部法律制度环境会降低控制权价值;在转轨经济中,具有政府背景的大股东,其控制权价值高于没有政府背景的大股东;较高的股权制衡程度能够降低大股东的控制权价值
  • 详情 控制权协议转让是有效率的交易吗?--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3年控制权协议转让的实证研究
    企业控制权协议转让是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最为主要的方式,这种直接的交易方式是否可以使企业控制权资源转移到更为有效的控制者手中呢?本文分析认为:在投资者保护不足的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存在较多的无效率交易;并且,协议转让的股权比例越低,产生无效率交易的可能性越大。本文以 2000-2003年期间发生控制权协议转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上述关于控制权协议转让效率的推断。
  • 详情 公司治理影响债务期限水平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理论推演公司治理与债务期限水平之间关系。接着,采用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应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债务期限水平,采用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程序实证检验法律制度对债务期限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确实影响债务期限水平。实证结果支持了这样的论点——当公司治理水平高时,内部人(管理者/控制股东)受到更严格的监督,更少的管理者壕沟效应,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受到限制,公司将使用更少的短期债务。这些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与短期债务的使用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 详情 货币市场利率的跳跃行为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存在明显跳跃行为,本文采用Gaussian-jump-ARCH和Vasicek修正形式等跳跃—扩散模型,对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7天期利率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说明新股申购能够显著的解释利率的跳跃行为:新股申购日之前的三天内,7天利率跳跃概率已经显著提高,并产生向上跳跃;申购日之后,利率又发生显著的向下跳跃,申购日之后第一天的向下跳跃最为明显。通过新股申购的微观效应和股市宏观经济效应等渠道,股票市场影响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跳跃。
  • 详情 网络产业短期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以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例
    网络产业逐渐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关于其并购绩效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以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例,用事件研究法对2001-2007年发生并购的样本短期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从对全部并购事件看,该产业并购的市场反应积极,能带来正收益,但反应滞后;市场对该产业并购事件中涉及关联交易的反应冷漠;发生并购的行业所提供产品无形性程度高低与市场对其并购事件的反应强弱成反比。最后,针对结论和实际情况给出意见和建议。
  • 详情 Levy分布与欧式期权定价——方法与评判检验
    本文比较了基于Levy过程的权证价格、基于Black-Scholes公式的权证价格和权证市场价格,发现假设股票收益率服从NIG分布为权证定价,其效果与直接应用Black-Scholes公式的效果差别不是很大。与国际经验相比,在沪深证券市场确实存在部分权证市场价格异常,权证的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偏差很大,这种偏差不能简单解释为Black-Scholes公式的不适用。由于过于严格的套利交易限,套利的成本也很高,扩大了投机交易的空间,使得部分权证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长期偏离,少数投资者交易非常频繁,权证交易主要是市场中少数大户进行的,权证交易量金额、交易价格并不反映多数投资者的态度。
  • 详情 沪深300指数期货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性外溢——基于仿真交易日数据的经验研究
    本研究是在我国没有指数期货实践但不久将推出情况下进行的超前研究。为了检定指数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对20061101至20071031仿真交易的日成交资料,分别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常条件相关二元GARCH模型,同时检测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性外溢现象。主要结论为:在价格发现功能部分,不论长短期,现货市场相对期货市场较具主导地位;在收益波动性方面,两市场都有波动聚集性现象,存在双向的波动性外溢效果,长期而言,指数期货交易加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研究结果为将来上市指数期货交易提供了经验支持,并为指数期货推出后的风险控制奠定了基础。
  • 详情 Levy分布与欧式期权定价——方法与评判检验
    本文比较了基于Levy 过程的权证价格、基于Black-Scholes 公式的权证价格和权证市场价格,发现假设股票收益率服从NIG分布为权证定价,其效果与直接应用Black-Scholes公式的效果差别不是很大。与国际经验相比,在沪深证券市场确实存在部分权证市场价格异常,权证的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偏差很大,这种偏差不能简单解释为Black-Scholes公式的不适用。由于过于严格的套利交易限,套利的成本也很高,扩大了投机交易的空间,使得部分权证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长期偏离,少数投资者交易非常频繁,权证交易主要是市场中少数大户进行的,权证交易量金额、交易价格并不反映多数投资者的态度。
  • 详情 信用衍生品定价的综合模型----基于美国次级债危机背景下的研究
    信用衍生产品是有效分散、转移以及对冲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然而在2007年8月全面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信用衍生品却起到了放大器、助推器和加速器的作用。究其根源,信用衍生品定价失效是致使信用衍生品陷入次级债漩涡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盛行,信用评级机构的错误评级,突发性系统性风险冲击刻画不足以及违约回收率被高估,是导致信用衍生品定价失效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在以往研究中被弱化甚至忽略了。因此本文从结构模型出发建立一个综合模型,在不完全信息的框架下,通过引入跳跃成分、不可观测异质性,以及违约概率和回收率负相关的假定来纳入上述因素对定价的影响,进而对信用衍生品定价理论研究进行有益的补充。
  • 详情 快速傅立叶变换与期权定价 基于沪深证券市场的经验研究
    本文对已知股价收益的特征函数条件下分别采用数值积分法和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期权价格,并与Black-Scholes公式进行比较。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应用不同类型的Levy过程模拟股票价格并不能够显著改善权证理论价格的计算精度。也许利用BS公式计算权证理论价格,确实是快速近似估算权证理论价格的有效办法。导致权证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差异的部分原因,不能够归结于我们模拟股票价格变化过程的精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