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市盈率隐含的公司业绩增长潜力
    股票的市盈率是公司未来各时期每股收益增长率的贴现之和,它们之间应该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股票的市盈率应该以公司的未来增长潜力为基础。来自中国股市的数据基本上支持上面的结论。通过分析,本文发现我国股市市盈率基本上最先反映了公司次年的盈利增长率,其后几年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和基年市盈率的相关性明显低于次年每股收益增长率和市盈率的关系。这些结论表明,我国股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使用会计数据做出判断的能力,但和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上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详情 交行A股+H股模式对国内上市银行影响不大
    尽管国内上市银行总体估值水平高于全球上市银行估值水平,但与含H股的A股水平相当而估值水平较为合理。但是,大部分上市银行的估值水平已经与全球上市银行估值水平接近,少数甚至低于香港上市银行。如果考虑到含H股的A股价格对H股溢价不低于30%,则国内大部分上市银行价值存在低估。同时,过去一年,含H股的A股中,有业绩支撑的公司的A股价格总体趋势上升而H股向A股靠拢,而国内上市银行业绩普遍稳步增长,因此国内上市银行在国际接轨(首先与香港市场接轨)过程中整体不会受到多大负面拖累,但部分上市银行将有较大上升空间。
  • 详情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反应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是目前证券市场上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上市公司2000 年度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和监管政策(股票特别处理、暂停交易以及配股的政策) 诱导性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注册会计师并没有揭示出上市公司的这种盈余管理行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 详情 国有独资银行的制度安排
    摘要:实施金融控制是转轨国家软化财政约束的一种次优选择,在我国,金融控制由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蜕化为直接为国家效用目标服务,导致了国家设计出垄断性金融安排以最大限度地动员储蓄。从而形成了国有独资银行的刚性垄断,使我国市场金融改革陷入僵局。
  • 详情 越三跨四奔五:确立我国信息市场型金融制度的途径
    在重新定义金融制度、分析金融制度与金融制度变迁的关系、总结金融制度变迁的一般逻辑规律的基础上,与其它经济改革相比较得出我国现阶段金融制度变革滞后于经济制度变革一个阶段的结论。选择激进方式确立适度超前(“越三跨四奔五”)的信息市场型金融制度是其解决之道,并论证了它的可行性。确立信息市场型金融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加快经济转型、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外部环境三个大层面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实现。
  • 详情 寻求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法律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分类.着重讨论与研究了以信托法为中心的法律法规,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开展的利与弊.
  • 详情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测量与管理
    本文综述了久期和凸性,创造性地打破免疫条件,并把久期缺口和凸性缺口结合起来,提出了积极的风险测量与管理模型。
  • 详情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研究
    本文针对中国股票市场,使用上市公司2000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对以截面Jones模型和KS模型为基础调整出的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揭示盈余管理的能力进行了检验。通过检验各模型估计出的非正常性应计利润和上市公司配股动机引起的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1、在调整出的众多截面模型中,分行业估计并且采用线下项目前总应计利润作为因变量估计特征参数的基本Jones模型和调整KS模型最能有效地揭示出盈余管理;2、在基本Jones模型中加进长期投资或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并不能改进模型,并且修正的Jones模型并不比基本Jones模型更好;3、在估计正常性应计利润时,采用线下项目前总应计利润作为因变量估计特征参数的方法优于采用包含线下项目的总应计利润作为因变量估计特征参数的方法,分行业估计行业特征参数的方法优于使用总体样本估计样本总体特征参数的方法;4、章永奎、刘峰(2002)使用的模型以及直接使用线下项目作为非正常性应计利润不能揭示出盈余管理。
  • 详情 船舶抵押贷款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任何贷款都存在风险,船舶抵押贷款的风险也是无时不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分析了船舶抵押的法律风险,并对船舶抵押贷款的法律风险提出防范建议。
  • 详情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证券市场中委托人―代理人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是建立古典经济学伸延的基础上,包含古典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特征。本文试图分析证券市场中委托人―代理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出这些关系中对投资者具有负面影响的一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