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大股东侵害与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2001年――2002年期间披露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动机与资产评估增值率偏差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上市公司接受被评估资产情形中,与大股东交易型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资产评估增值率,说明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资产评估侵害中小股东的情况比较普遍,其手段主要是高评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的资产。
  • 详情 How to Tell If a Money Manager Knows More?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methodology to identify money managers who have private information about future asset returns. The methodology does not rely on a specific risk model, such as the Sharpe ratio, CAPM, or APT. Instead, it relies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returns generated by managers with private information cannot be replicated by those without it. Using managers’ trading records, we develop distribution-free tests that can identify such managers. We show that our approach is general with regard to the nature of private information the managers may have, and with regard to the trading strategies they may follow.
  • 详情 从上市公司绩效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及其与企业微观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 和实证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数据基本可靠,Rawski (2001)等人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质疑大部分都是站不住脚的;第二,我国宏观和微观经济之间并不存在本质性的背离,所谓“悖论”之说缘于错误地将经济规模指标与盈利指标相比较,错误地将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等同于企业经营绩效,无视资本成本的变化。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是: 规模快速增长、企业益利水平下降、企业绩效(资本盈利和资本成本之差)提高。我国企业在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还能维持持续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资本成本的下降。最后,中国经济的增长能否继续如现状持续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成本能否继续下降。在未来,从长计议我国应该培育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模式相符合的企业和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而在新的激励机制未到位的转轨期间,需要通过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积极引进外资等方式继续开拓廉价的资本的来源,使企业的低盈利的扩张能够维持。
  • 详情 中国股市与世界其它股市之间的大风险溢出效应
    本文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A股、B股和H股之间,中国股市与世界其它股票市场之间的极端风险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A股与B股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风险溢出效应,B股大幅下跌的信息可用来预测未来A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A股和H股之间,尤其是B股和H股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风险溢出效应;B股,尤其是H股,与世界其它股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与此相反,A股虽然与韩国、新加坡股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溢出效应,但它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股市之间不存在任何风险溢出效应。
  • 详情 基于会计数据的管理政策与会计舞弊: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实证分析
    监管部门实施基于会计业绩指标的监管政策,旨在淘汰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发挥资本市场配置稀缺资本的效率。但本文的研究表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弱化了这一管制政策的经济效率。本文的主要经验研究包括,深市配股公司和连续两年亏损公司具有显著高的会计舞弊概率。沪市一年、连续两年或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具有显著高的会计舞弊概率。我们没有发现上市公司通过会计舞弊来配合二级市场机构炒作的现象。因此,这一发现表明,监管当局需要注意防止上市公司通过会计舞弊来规避管制,以确保基于会计数据的监管政策的经济效率。
  • 详情 转型经济中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研究
    审计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计产品供给,因此考察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对于理解审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2001年和2002年的IPO审计市场,通过检验事务所特征与其IPO审计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对我国IPO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的IPO审计市场上,存在着对管制便利、事务所规模和事务所地缘关系的需求,但依然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转型经济中,政府管制对IPO公司选择事务所具有重要影响,而市场功能相对缺失。
  • 详情 经营困境公司价值相关性研究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了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在决定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因素中,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对困境公司和正常经营公司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经营困境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与股价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盈余与股价之间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对于正常经营公司,盈余与股价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则和破产法规,对于健全中国的证券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 详情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摘要]:以信用担保为中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发展和成熟于欧美、日本等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迅速涌现各有特色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创造了一定效益,但由于多种原因,也制约着其本身的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尚不完善,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现状入手,全面分析在建设信用担保体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体地指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措施,以此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健康发展。
  • 详情 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了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使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日益凸显。文章探讨了金融业跨国投资的理论依据,并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美国的实践为主验证了金融业跨国投资也符合邓宁的这一直接投资主流理论;同时,分析总结了金融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
  • 详情 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1996年至1998年期间可能具有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ROE介于10%和11%之间的公司)为样本,对审计任期与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由于这些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容易识别,审计师在揭示这些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上的专业技能是类似的,这样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代表其审计独立性。研究发现,审计任期增加并没有损害审计独立性,并且在大规模事务所中,审计任期增加,审计独立性反而更高,而在小规模事务所中,无论审计任期长短,审计独立性都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