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银行制度解释
    银行制度是否健全与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现行的银行制度中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导致国有银行不能积极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国有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建立委托――代理机制,激发各级银行保护债权和清收不良贷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经营;加强信贷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贷款监管,完善内外监管体系;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实行专人全程负责工资挂钩制。
  • 详情 房产迷局的经济学分析
    房产市场过热与否的讨论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一方面是开发商极力控诉地价高企,成本快速攀升,利润摊薄;另一方面则是公众对于开发商获得的暴利群起讨之,对于房价不断攀升无力承担,现在购房意味着当前生活福利水平大幅下降,而将来购房则有未来的生活福利水平下降更大幅度的不良预期,由此产生了所谓“房奴”现象。本文想讨论的是,自“国六条”及细则颁布以来,公众获得的信息比较混乱。地方和中央关于房价涨跌的统计数据不一,政策效果没有定论;实施的力度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们不知道国家治理房产市场的决心有多强烈,不知道这一政策的时效有多久。而卢卡司告诉过我们,假如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没有“欺骗性”的话,那么这一政策连短期效果都不存在。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房产迷局??房价是否会因为政府的管制而下跌?房地产市场是否有泡沫?本文使用供求关系为分析工具,沿用宏观经济学的经典结构??厂商(开发商),公众,政府,外资流动。试讨论政策效果。根据我国目前的制度结构得出这一轮房产调控效果不佳的结论
  • 详情 西方均衡汇率理论述评
    均衡汇率理论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由于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均衡汇率理论。综合来看,目前研究比较系统且取得一定成果的均衡汇率理论,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和均衡实际汇率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均衡汇率问题。
  • 详情 银行开办“手机代理支付业务”大有可为
    在金融创新的今天,各银行相继推出多种创新金融服务业务,笔者经过认真观察,结合生活实际和现有的服务、科技环境,提出“创新手机代理支付业务”的思路,认为如此开展金融服务业务,能给银行创造更多效益,带动其他业务同时发展。就此简要的分析探讨,供同仁们参考。
  • 详情 Outline of actuar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securitization of risk
      这篇文章是本人学习《保险精算》课程时老师布置的作业之一,基本上是按照某种线索把原文介绍了一遍,原文题目是 Actuar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Securitization of Risk 作者是 SAMUEL H. COX; JOSEPH R. FAIRCHILD; & HAL W. PEDERSEN,可能是这篇文章从某种角度来说有很强的可读性,所以布置此题,让学生写出简要的提纲来。以下就是本人对这篇文章写的提纲,里面掺杂着本人的主观理解,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存在些错误。如需要原文者请与本人联系,大家共同切磋。
  • 详情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问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中显得格外突出。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在美国产生、发展和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思考,认为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并且是一种相对更有效的途径。
  • 详情 证券市场的开放、创新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扩展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以利率作为影响资本在国与国之间流动的主要因素甚至唯一因素为假定前提的,但在证券市场开放和国际化背景下,证券市场的行情常常成为影响这种资本流动的最主要因素,而证券市场的价格走势又往往是与利率变动方向相反的。本文据此论证了BP曲线有时呈负斜率状态,从而丰富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形态。在负斜率BP曲线状态下,本文分析了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特点,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问题。最后讨论了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对模型的影响。
  • 详情 运用生存模型与极值理论对上证指数与成交量的研究 ――兼论股市的政策效应
    人们对股市的研究非常之多,对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有大量的讨论,过去的一、二十年里,关注的焦点在于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如ARCH和GARCH等研究波动率,并运用灵活的估计方法,如GMM等来估计参数。近年来,人们更关注于高频数据、长记忆特性、重尾和多维变量的研究。可以说,在股市研究中广泛运用了统计模型和方法,是金融、经济学与统计学的完美结合。 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的模型和方法是工程、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一个很受关心的内容,生存分析已成为现代数理统计的一个重要分支。许多统计学家在这一领域作出了大量工作,尤其是Cox的重要贡献。 本文将生存分析方法引入对股市的分析,因为股市指数的连续上涨和下跌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存过程,当股指连续上涨到头转为下跌时,可以视作上涨的“死亡”;同样当股指连续下跌到头转为上涨时,可视作下跌的“死亡”,股指就是在这两种状态下不停地进行着“生”、“死”相互转化的。 股指连续涨跌的点数可以看作是连续的生存模型,而股指连续涨跌的天数可以看作是离散的生存模型。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仅考虑股指连续涨跌点数这种连续的生存模型。在这一模型里,股指连续涨跌了多少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存过程的时间
  • 详情 基于价格的惯性、反转策略实证研究
    本文结合价格实证发现,在短、中、长持有期内,低价股反转策略几乎可以获得显著为正的收益率。同时,在输者组合中,零投资组合R1P1-R1P5也可以获得显著为正的收益率。并且这两种策略收益率经过风险调整之后,正的超常收益率无法完全用风险补偿加以解释,主要是由于市场对股价过度反应导致的,并且这种过度反应行为会被市场操纵强化。同时,基于收益率和股价,中国股市股票组合运行存在一个生命周期。
  • 详情 建立和分析最优银行不良贷款的动态模型------兼谈对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的解释
    日本、韩国等国家曾经因为银行不良贷款造成了银行危机和一定程度上的社会问题,银行不良贷款已经成为一个令经济界、政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银行不良贷款是一种“金融污染”,会对一个国家的福利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现有文献的不足出发,精心设计了一个含有贷款、银行不良贷款的社会福利函数(效用函数),建立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最优动态路径模型,对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与路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许多有用的结论。文章最后针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