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VGPI组合保险策略实证研究
    论文首先比较分析了不同组合保险策略之间的区别,据此提出价值增长型组合保险(VGPI)策略。其次,实证研究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市场行情、投资期长度对VGPI策略绩效的影响。实证发现,基于预测收益率最大股票组合的VGPI策略,在多头和震荡行情中,当要保比例越小、乘数越大,VGPI策略收益率也越大;在空头行情中,当要保比例越大、乘数越小,VGPI策略收益率却越高。在同一要保比例和同一乘数M下,随着投资期长度的增加,VGPI策略的年平均收益率也越大。
  • 详情 对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几点思考
    近日来,关于美国政府频频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各媒体争相进行报道,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评论、出谋划策。那么,美国到底为何要求人民币升值?升值后对中国有何影响?以及在此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成为本文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 详情 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数值预测的思考
    金融市场价格波动预测是一个举世公认的国际性科学难题,打破长期徘徊在以线性的、完全理性的均衡范式的现代(主流)金融学为基础的经验性预测局面,转向研究以非线性动力学为基础的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数值预测,将非线性金融市场动力学的理论、模拟试验和实际观测,数据同化和计算软件的开发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并借助数值分析天气预报、物理建模地震预测和航位推算弹道导弹等学科领域的经验,强化多学科,多部门的组织协调,在中国股市和期市开展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动力学数值预测的科学试验,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数值预测研究将极大地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基础研究和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 详情 股票期望收益率决定因子分析及应用研究
    论文系统分析了中国股市股票期望收益率决定因子,发现个股总体风险、非系统风险、自然对数流通市值、价格、净市值比率和换手率对股票期望收益率具有决定作用。并且由流通市值、价格、换手率三个因子构成的期望收益率因子模型可用于预测股票实际收益率,即由股票期望收益率最大的股票构成的组合,可以获得较高的实际收益率。
  • 详情 中国资本市场结构矛盾和系统风险分析
    中国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根源于市场的结构矛盾特别是股票市场的结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股权割裂、博弈格局的变化和当前交易机制下的投资者结构的变动,前两者是诱发投资者信心崩溃和阻碍信心恢复的核心因素,而市场机制的完善是维持市场信心的外在保障。在可预见的期限内如果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系统风险,它最有可能从股票市场最先出现,危及从股票市场向其它市场的扩散过程中,以证券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结构调整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要预防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出现首先要解决股票市场的结构矛盾,首要的就是尽快采取行动,不能使问题越积越大,在完善市场制度建设的同时,着手解决股权割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 详情 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初探
    本文主要探讨了银行市场的信用风险管理。在买断式回购业务和远期交易业务推出之后,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将逐步凸现。
  • 详情 Are Overconfident Managers Born or Made? Evidence of Self-Attribution Bias from Frequent A
    We explore the source of managerial hubri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y 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deals made by individual acquirers. We find that compared to their first deals, acquirers of second and higher-order deals experience significantly more negative announcement effects. We also find that while acquisition likelihood increases in the performance associated with previous acquisitions, previous positive performance does not curb the negative wealth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future deals. We interpret these results as consistent with self-attribution bias leading to overconfidence. We also find evidence that the market anticipates future deals based on an acquirer's acquisition history and impounds such anticipation into stock prices.
  • 详情 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与资产定价
    本文在Campbell and Cochrane (1998) 和 Brandt and Wang (2001)的研究基础之上利用随机贴现因子对包含习惯的效用函数中的风险厌恶进行了动态一般化分析,并探讨了动态风险厌恶、随机贴现因子、资产定价以及消费增长等因素之间的一般化关系。这种一般化关系有助于解释“股权溢价之谜”(Equity Premium Puzzle)等不合理现象的存在。本文还对模型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This paper will make a generalization of dynamic risk aversion on the base of habit-formed consumption-based CAPM, and thus can explain 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 in a general way. Different from Campbell and Cochrane (1998) and Brandt and Wang (2001) which both hypothesize the steady state, this paper supposes the unit root process of the dynamic risk aversion. Also, this paper does not suppose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the forming of consumption habit. So the result is a general for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sset pricing and dynamic risk aversion.
  • 详情 物价能否撬动股价?
    物价不仅是经济运行景气温度表,更是企业利润的重要而复杂的杠杆。本文指的物价,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的现货和期货价格,还包括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融资成本即货币价格。这三种价格升跌,不仅是经济周期的外在表现,它们对资本品价格产生实际各种影响。因此物价变化成为股市行情转折的关键。
  • 详情 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研究
    行为金融理论是西方国家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它的出现弥补了现代金融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文中从行为金融理论产生的背景出发,着重分析了基于该理论的投资行为理论模型和投资策略及其投资风险的测量方法,简要评价了行为金融理论是从学科之外寻求推动金融学发展的新动力,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