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Can credit ratings improve information quality in the stock market? Evidence from China
    Us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 approach, this research assesses the effect of a firm’s credit rating issued by domestic rating agencies on stock price crash risk (SPCR).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CR for treated firms decreases by 11% after firm ratings, suggesting that they can aggravate information content at the firm level. The effect is consistently more evident when stock price synchronization is higher and is stronger in firms with low media coverage, in firms with low audit quality, in state-controlled firms, and in firms with low investor protection. In addition, during a bear market year, the quality of firm ratings is higher. Overall, our findings support that investors could gain more information via firm ratings issued by credit rating agencies. Through our research, policymakers and investors can pay more attention to firm ratings that help play the information intermediary role of credit rating agencies.
  • 详情 资本账户开放下汇率制度的选择
    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构建新凯恩斯理论模型探讨了资本账户开放下汇率制度的选择。通过比较不同资本账户开放速度、不同汇率制度与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产出、通胀率与汇率的波动情况,并进行福利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汇率制度从相对固定转化为浮动,福利损失不断下降,且随着资本账户开放速度的提高福利损失下降的幅度降低;(2)在本文设定的各种汇率制度下,资本账户的开放都是有助于福利提高的,特别是在资本账户开放速度提高的初始阶段,福利会有显著地提高;(3)资本账户开放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才能实现本国的福利最优。本文的结论得到资本账户开放国家开放事实的支持。
  • 详情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与指数编制
    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全球和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传统金融机构加大普惠金融实践的同时,依赖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互联网金融进一步拓展了普惠金融的触达能力和服务范围。为了科学、准确地刻画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我们利用中国代表性互联网金融机构-蚂蚁金服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微观数据,编制了一套 2011-2015 年省级、城市和县域三个层级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指数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低成本、广覆盖和可持续的普惠金融的重要模式,数字普惠金融为经济落后地区实现普惠金融赶超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可能。
  • 详情 中国股市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吗?——基于 A 股股票质押的实证检验
    尽管中国股票市场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中国 A 股却经常被人诟病为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本文以中国 A 股市场股票质押为切入口,创新性地构建了“股票质押融资规模”变量,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方法、工具变量检验、匹配样本回归等多种方法,作者对股票质押融资规模与上市公司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探讨,进而对“A 股脱钩论”进行解答。稳健性的实证结果表示,中国 A 股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融资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股票质押融资每增加 1 个标准差,公司投资增加 3.6%个标准差。影响渠道方面,股票质押融资通过“信息渠道”而非“外部融资约束渠道”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此外,股票质押融资规模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正相关。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打破了“A 股脱钩论”,而且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监管层对股票质押融资受困企业进行纾困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 详情 政治激励、资本监管与地方银行信贷投放
    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执行依赖于针对监管者行为的激励设计。在中国,与地方官员类似,监管官员的职位升迁也往往由上级选拔决定,即面临政治激励,本文将代表中央金融监管的省级银监局局长与代表地方银行的城商行特征数据进行匹配,考察监管官员的政治激励是否通过影响其监管行为对城商行的信贷投放产生影响。实证分析发现:首先,在资本、资产质量、流动性等监管指标中,资本监管绩效显著影响银监局局长的升迁;其次,银监局局长在政治激励下的监管行为,促使城商行提高资本充足率,进而抑制了其信贷投放;最后,地方政府信贷干预、经济周期、货币政策以及资本市场融资程度等外部环境的不同,也使得银监局局长的监管产生差异化效应。
  • 详情 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债务代理问题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当上下游企业之间存着长期合作关系时,上游企业可以根据下游企业的表现调整未来商业信用成本从而控制下游企业的债务代理问题。商业信用缓解了银行信用在控制下游企业债务代理问题时的困难,从而有助于减轻下游企业的融资约束,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商业信用的存在使得上游企业成为特殊的信用中介,即上游企业可以更容易的从银行得到贷款,通过商业信用的方式将资金借给下游企业来缓解融资约束问题。本文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当企业债务代理成本提高时,企业获取的银行信用会降低,而获取的商业信用在增加,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之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能力下降。
  • 详情 一山难容二虎吗?董事长与CEO关系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年龄差异的视角
    董事长和 CEO 关系对创新绩效至关重要,但鲜有文献对此进行详细探究。本文以董事长-CEO 年龄差距作为二者关系的突破口,深入研究了董事长-CEO 年龄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董事长-CEO 年龄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董事长-CEO 年龄差距可以降低 CEO 离职的业绩敏感性,进而激励 CEO 创新,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与董事长-CEO 年龄差距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但以上结论在国有企业中并不存在。进一步的 Heckman 两阶段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在排除了样本选择的偏差后,董事长-CEO年龄代际差距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国有企业的政策工具性质和高管评价机制有关。
  • 详情 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微型商户短期冲击的定量估算——兼论数字金融缓解冲击的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国民经济运行,特别是线下微型商户的经营造成严重冲击,但由于数据缺失,相关定量评估分析比较困难。本文基于支付宝旗下支付工具“码商”的海量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推算了如果没有疫情发生,2020年春节后线下微型商户运行应该具有的“反事实结果”,进而定量估算了疫情造成的冲击。结果表明,2020年正月初七后的两周,线下微型商户活跃商户量与营业额较估算的没有疫情冲击的“反事实结果“,分别下降了约40.4%和52.4%。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可以缓解疫情对线下微型商户的冲击。本文的研究在结论上和方法论上,对当前其他国家应对疫情,以及我国未来可能发生的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具有非常好的借鉴价值。
  • 详情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检验:普惠金融的视角
    小额贷款公司是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的重要载体,普惠是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属性。根据普惠金融的特点,从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效度和稳定性四个维度选取九个指标构建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用 2010-2018 年中国省级小额贷款公司数据进行计算与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平偏低,存在地区不平衡的特点,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和 中部地区。
  • 详情 文化、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
    本文考察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基于各省份不同民族的人口比例,衡量各地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结合润灵环球企业社会责任(CSR)数据,我们发现:第一、民族文化多样性对于 CSR 存在双刃剑效应。在民族文化多样性较低的地区,其显著提升了 CSR 履行效果;而在民族多样性较高的情况下,表现为更高的民族文化多样性降低了 CSR 履行效果。第二、引入族际通婚率作为工具变量,在控制可能的内生性之后,民族文化多样性与 CSR 之间的负向关系依然显著。第三、地区信任程度对于前述关系存在显著的边际影响。随着信任程度的增加,民族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正效应逐步减弱;地区的语言多样性则在边际上显著加强了民族文化多样性对 CSR 的负向作用。最后,在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并引入汶川地震这一外生冲击之后的企业捐赠数量,我们发现本文结论仍然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