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银行与金融机构/投资银行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催生中国真正的“对冲基金”了吗?——来自“阳光私募”基金的证据
认领作者 认领作者管理权限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上次修订日期:2013年12月25日

摘要

文章利用手工收集的1704只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对比考察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后出现的三种新型阳光私募与传统的股票型阳光私募和公募基金的绩效。研究发现:(1)相对价值型阳光私募表现明显优于传统投资工具,其各项收益指标均很高,无系统风险且特质风险很小。(2)债券型阳光私募表现也优于传统投资工具,但明显差于相对价值型。(3)事件驱动型阳光私募的收益指标优于传统投资工具,但系统和特质风险均很高。(4)CAPM和FF3等传统的因子模型无法很好的解释相对价值型和债券型阳光私募的绩效。因此,相对价值型阳光私募“低风险-高收益”的特性表明真正的“对冲基金”在中国已经崭露头角。
展开

陈道轮; 徐信喆; 陈强; 陈欣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催生中国真正的“对冲基金”了吗?——来自“阳光私募”基金的证据 (2013年12月25日) https://www.cfrn.com.cn/dzqk/detail/14316

选择要认领的作者1
身份验证1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