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2008-2020年国有企业债券数据实证检验僵尸企业的债券定价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僵尸企业债券存在严重的定价扭曲,且这种扭曲效应能够传染到非僵尸企业债券定价中,进而导致整个债券市场定价扭曲。具体地,(1)相比于非僵尸企业,僵尸企业的信用利差较低,且存在一二级市场价差为负的情况,上述结论证实了僵尸企业债券存在定价扭曲问题。(2)上述扭曲效应在地方政府财政健康度差、承销商受地方政府控制力度大、银行承销商业绩基本面差、银行与企业存在借贷关系、以及僵尸企业风险大的组中更加显著,这些结果说明在金融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其控制的金融资源(银行承销商)帮助僵尸企业发行债券。(3)一个省份中僵尸企业比例越大时,非僵尸企业债券的发行信用利差越低,债券市场非僵尸企业的业绩基本面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同时非僵尸企业发行债券的一二级市场价差也越小。这个结果说明,僵尸企业债券的定价扭曲会导致整个债券市场定价效率低下。本文研究结论为加快出清僵尸企业、促进与完善市场化发行机制,以及提高债券市场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相应的经验证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