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银行与金融机构/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2025/2025年第01期

准备金规模与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有效性
认领作者 认领作者管理权限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7日 上次修订日期:2024年07月17日

摘要

本文探究了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在中短期内提振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而银行体系的准备金规模状态是影响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将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定义为融资方式依赖于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准备金规模状态划分为稀缺准备金和充足准备金状态,并依据超额准备金数量相对流动性需求的充足程度对准备金规模状态进行了严格定义。依托包含银行体系和财政货币政策互动机制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本文解析和定量地研究了不同准备金规模状态下各类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的效果,并以理论模型蕴含的检验标准为依据,分析和预测了我国当前准备金规模状态及未来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稀缺准备金状态下依赖准备金数量工具和充足准备金状态下依赖超额准备金利率工具配合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能够提升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我国银行体系当前处于稀缺准备金状态,但正在逐步向充足准备金状态靠近。现阶段政策当局可以考虑通过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
展开

论文统计数据

  • 浏览次数:

    1959
  • 下载次数:

    13

田涵晖; 张成思 准备金规模与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有效性 (2024年07月17日) https://www.cfrn.com.cn/dzqk/detail/15765

选择要认领的作者1
身份验证1
确认
取消